【機械人】疫後新趨勢 機械人科技加快普及

科技 09:00 2022/10/11

分享:

分享:

自新冠疫情侵襲以來,許多企業都要因時制宜,令傳統工作模式出現了許多轉變,例如僱主與員工都已愈來愈接受「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這些轉變並不會是暫時性的,且會配合更多的科技應用,重新塑造企業未來的生產流程以及員工的工作模式。

【自立門戶】搜尋引擎Neeva進軍歐洲市場 由前Google高層開發

【開篷電動車】Maserati兩款電動車料明年上市 開篷車款可輸出745匹馬力

WFH是減少員工之間的實體接觸。其實在工作流程中減少實體接觸這個層面上,不少科技應用已在默默地起革命,從以往的科幻橋段成為了現實。例如,不少醫院及診所都已實行遙距診症,曾幾何時這絕對是難以想像的。更不可思議的是,在5G網絡、VR技術、機械人科技等趨向成熟之下,醫生將可以為病人進行遙距手術。試想想,到時你可以聘請外國的名醫,遙距為你在港的家人進行手術,而不用醫生親身來港,這是多麼神奇的事!

筆者知道市場上有公司近年積極研發IRLS(Intelligent Robotic Labelling System),這是個人工智能自動化標籤貼標系統,引進了自動化貼標機械臂。以往許多百貨公司、超市、零售商等,每天都要花大量人手去為貨品貼上標籤。這些員工需要一定的技術,因為他們要集中精神把標籤貼在固定位置,乃是十分費時及沉悶的工序。

IRLS 4軸機械臂  印製及張貼標籤
這個本土開發的IRLS,採用了高速4軸機械臂,並利用鏡頭及條碼技術辨別商品,同時印製及張貼所需標籤於產品上,適用於不同形狀的盒裝、袋裝、罐裝產品,平均每小時可以貼上2,400張至3,600張標籤。開發它的難度,正是在於其準確性,IRLS貼標的準確度,即使最有經驗的員工也難以相比。

現在只需要由非技術人員運作IRLS,便可以精準地貼上標籤。而對於企業而言,此系統能大大節省成本,以及在疫情的氛圍下減低人手需求、減少人的接觸、減低染疫風險,因此愈來愈多企業都願意以機械人科技,去取代這類重複而沉悶的人手工作。

疫情後出現的這兩個新趨勢:「在家工作」及「機械人科技普及化」,能減低人手需求、減少人同人之間不必要的接觸、節省時間資源、取代重覆沉悶的工作;這些改變都是全球性的,因此
所有公司的未來發展均是十分重要。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謝小江 Million Tech萬碧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