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與輪比@iM網欄】 新車行情 手波 + Honda = 貴?

名人薈萃 15:00 2022/10/09

分享:

分享:

筆者閒時會偶爾留意車市行情,看行貨新車、水貨車、二手車的價格走勢。2022年,似乎全世界都明白,傳統石化燃料的汽車大勢已去,電動車在未來幾年才是主流,加上過去數十年汽車科技的進步,市場上已鮮有手波新車,令近年手波車變得物以罕為貴。

同場加映:【青姐話】結餘快清零 定存最有型

近日見到一部第11代、代號FL1的本田1500cc Turbo Civic被水貨商引入,標價為「ASK」,一問之下,竟要39.8萬元。新「思域」以Coupe為設計藍本,即後座與尾箱門「一塊過」,充滿運動味,日本在八月才正式開售此車,日本基本版售價為319萬日圓(折合18萬港元),北美則以3萬美元左右開售,也只是廿多萬港元。

香港的首次登記稅制,首15萬車價為46%,次15萬為86%,那如果以20萬元車價計,新思域的應課稅便為6.9萬+4.3萬=11.2萬了,即是總車價為31.2萬元左右,那計及車商利潤,34萬左右應是合理售價,多出來的,大概就是車商所評估的手波市場價值了。

坦白說,在全球缺晶片、手波車一棍難求之下,車價難色水漲船高,但近40萬元的叫價,市場上又確不乏選擇。舉例而言,萬事得的Mazda 3索價才25萬元(可惜明年次季才交車),富士的BRZ,價位40萬元,只是雙門未必合家庭男口味;鈴木(Suzuki)的「辣椒仔」Swift,20萬元有找,四門,需然定位上屬小車,但對手波迷來說,又是否另一個選擇?總而言之,近40萬元車價的思域,的確正在測試「H車 + 手波」的吸引力去到何處。

作者_陳政深簡介:

財經傳媒人、股評人、資深駕駛者,自少喜愛汽車,由電單車到跑車到越野車、巴士、重型車、軍車,有「轆」的便有興趣,年幼時夢想是駕駛重型垃圾車,退休前目標是擁有駕駛執照背後所列、15及16類以外的所有牌照。希望透過本欄,與讀者分享汽車知識、品牌趣事、車廠歷史、行業新知。

更多無與輪比@陳政深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陳政深

欄名 : 無與輪比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