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八成社交通訊App收集用戶信息 專家:或盜用身份進行欺詐
▲ 儲存用戶最少信息的社交App則是Telegram,僅存儲 18%的潛在數據點。(法新社)
我們經常都會使用各種社交App,例如Facebook(FB)、Instagram(IG)和WhatsApp等,分享個人訊息。但網絡安全公司TechShielder報告指出,多達80%社交App會收集用戶的線上信息,包括發送及接收的內容,這將使個人數據更易遭黑客盜竊。
【防火長城】中國網絡審查體系「防火長城」 開展新一輪網路監控
報告提到,在全球最容易遭黑客入侵的社交App中,Meta旗下的FB、IG和WhatsApp包辦了前3名,而且這三個App儲存的潛在數據點分別高達70%、67%及53%。
TechShielder表示,這些應用程式容許各方之間進行通訊,使用戶能夠發布及分享個人內容,而第三方也可共享他們收集和存儲的數據,當儲存的潛在數據點愈多,意味將更易被黑客利用,進行身份盜竊和欺詐。
Telegram儲存用戶最少信息
至於儲存用戶最少信息的社交App則是Telegram,儘管Telegram提供與 Facebook Messenger類似的服務,但它僅存儲 18%的潛在數據點。
【網絡安全】步向無密碼身份驗證 一個密碼登入多個App也安全?
研究結果還顯示,90%的應用程式會儲存有關用戶Cookies的信息,而Cookies通常存儲了眾多有用信息,例如登錄憑據,這意味著帳戶持有人不必在每次使用應用程序時都需手動登錄。換言之,萬一遭黑客獲取相關戉幸,將有更多個人數據會被外洩。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責任編輯:陳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