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騙案】警方推詐騙搜尋器「防騙視伏器」 金管局:助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反詐騙工作

Hot Talk 21:14 2022/10/06

分享:

分享:

金管局聯同香港銀行公會、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業界支持警方推出詐騙搜尋器「防騙視伏器」,以加強預防、偵測及制止社會上的詐騙行為及減少公眾的財務損失。

「防騙視伏器」讓公眾透過搜尋各項資料,包括銀行戶口號碼、儲值支付工具識別碼及電話號碼,取得以顏色作警示的風險評級結果。當輸入的資料與詐騙相關,「防騙視伏器」可以在公眾付款或進行交易前提醒他們潛在的風險及常見的騙案類型,如網上購物騙案、投資騙案及網上情緣騙案。「守網者」網站 (www.CyberDefender.hk)載有「防騙視伏器」及更多的相關資料,以供查閱。

金管局指,相關資料也有助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的反詐騙工作。該局一直與警方、銀行公會及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緊密合作,提供實務指引,包括金管局今日發出的通函以及香港銀行公會近日更新有關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的「常見問題」。銀行與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可根據最新的發展,檢視及更新各自的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管控制度。

阮國恒:香港上半年詐騙案按年增42%

副總裁阮國恒在《匯思》撰文,指近年世界各地騙案尤其網騙數目急升,香港今年上半年詐騙案按年增加42%至逾1.2萬宗,涉及損失金額約21億元,對受害人的影響不容低估。他說,金管局的指引強調要靈活應變,借助先進科技及數據不斷優化系統,令銀行對風險盡可能作出最有效回應。他提醒消費者,在交款或提供個人資料前須三思,銀行或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不會向客戶發出要求提供敏感個人資料的超連結;若遇到太優惠的條件應格外謹慎,很有可能是騙局。

阮指,警方2017年成立的反訛騙及洗黑錢情報工作組協助銀行識別了逾1.9萬個傀儡戶口及迅速採取行動,並支援執法機關的調查工作。零售銀行推出每日24小時持續運作的「止付機制」屬重要公私營合作措施,只要受害人向警方報案表示受騙,銀行在收到警方情報後會提供即時協助,阻截有關款項,去年以此方式阻截逾22億元的犯罪得益。

人民幣7.2算是防綫底部?臻享王良享教你2招避險,即睇【ET財智Talk】

相關文章:

【數碼詐騙】環聯:本港金融服務可疑數碼詐騙升四成 盜用受害人身份成全球常見手法

【金融騙案】阮國恒:提防騙徒假冒海外銀行吸金 慎防極高利率存款計劃

編輯:胡學能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5000電子機票優惠券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