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nd】1年港元定存最高3.8厘 專家促沽iBond轉投定期存款
▲ 虛銀突推1年港元定存3.8厘,膺高息王。
港元定期存款的搶客加息戰愈演愈烈,一年期定存最高息已達3.8厘,遠較綠債 (04252) 的2.5厘墊底息,以及iBond (04246) 的兩厘保底息高,何況以上兩隻官債早已跌破100元的上市底價。而大行花旗料今明兩年消費物價指數分別只升1.8%,以及2.8%。以浮息計,綠債及iBond明年的最高潛在回報或只得2.8厘,遠低於3.8厘的定存息。
專家預期年底港元定存的加息戰勢激鬥連場,屆時存息有望更高,追息族不妨於年底前斬纜狠沽通脹掛鈎債券,轉投更高息的定存更划算。此外,市場關注政府尚有100億元iBond待售,業界指除非保證年回報加至3厘、甚至3.5厘,否則難吸引市民下注。
中銀香港 (02388) 、京東數科及怡和系旗下虛擬銀行livi bank,昨天(10月5日)突推1年期3.8厘的快閃息,膺冠絕全城的高息王。
虛銀livi bank推高息定存限量優惠 1年期年利率3.8%【下一頁】
再參考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廖嘉豪的預測,今年GDP料升0.3%,明年經濟增長有望錄得3.3%的顯著升幅。至於對今年CPI預測為1.8%,明年料回升2.8%。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回應本報查詢時直言,政府擬於第4季推新一批iBond,唯恐吸引力下降,主因是市場仍未到期的綠債及iBond均破發,擔心新債亦有下跌風險;況且香港的通脹壓力暫有限,反觀定存息率明顯較高,自然減低避險族對官債的興趣。
問及手持綠債及iBond應否換馬,溫傑建議在年底前先沽iBond。他剖析,定存與綠債及iBond本質上有分別,首先是年期不同,iBond的保證息率雖較低,但可提早鎖定較長年期的利息收入。再者,債券有二手市場,理論上有較佳流動性;當然,債券於到期前價格會有波動。
溫傑認為,手持綠債者宜先觀望,畢竟綠債的保證息率是2.5厘,今天(6日)暫報96.45元,若在現水位沽貨,轉投3.8厘的定存,牌面上1年可增加約1.3厘利息,但扣除價格上的損失,額外收益其實有限。
更重要的是,綠債於11月8日派發首次利息,而定存普遍只提供1年期,市場預期聯儲局或於2024年減息,預示往後兩年的定存未必可鎖定3.8厘高息,因此綠債客暫不宜急沽。
相反,現仍有兩隻未到期iBond(分別為2024年6月到期的04246 、現價96.5元;以及明年11月變末日債的04239,暫報98.15元)。但情況與綠債有分別,因兩債的捧場客已收取部份利息,可抵銷現價沽出的損失;加上息差較大,相比1年定存少1.8厘利息,故蝕讓也除笨有精。
然而,溫傑提醒上述兩隻iBond的擁躉不妨靜待年底前派完息,以及靜觀聯儲局於11月4日議息後,是否如所料加息75點子後,及至年尾才善價而沽。
順帶一提,livi bank1年3.8厘屬快閃特惠息,門檻是20萬元新錢,以上限1000萬元計,大戶全期賺息19萬元。可是,iBond的入場費僅1萬元,對閒資不多的小投資者仍具賣點。
人民幣7.2算是防綫底部?臻享王良享教你2招避險,即睇【ET財智Talk】
相關文章:【港元定存】港元定存特別存期變新趨勢 288天最高息3.7厘
【銀行定存】工銀亞洲推新客定存優惠 港元定存最高3.6厘年利率
一按即睇最新、最準、最齊存款利率及優惠,立即免費下載使用 【按此】
特約記者:曾桂芬
責任編輯:梁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