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三學者合奪化學獎 美科學家第二度獲殊榮

環球社會熱點 18:03 2022/10/05

分享:

分享:

2022年度諾貝爾獎得主陸續揭曉,周三(5日)頒發的是化學獎。今屆化學獎由三名學者奪得,分別為沙普爾斯(Barry Sharpless)、梅爾達爾(Morten Meldal)及貝爾托齊(Carolyn Bertozzi),以表揚他們對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的卓越貢獻。其中沙普爾斯是史上第二位二度奪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人。

美法奧三學者獲物理學獎 表揚量子信息科學等研究 【下一頁】

沙普爾斯於2000年創造點撃化學概念,2001年首次獲奪諾貝爾化學獎。相隔21年後,沙普爾斯在點撃化學的成就及貢獻,使他繼英國學者桑格(Frederick Sanger)後,第二位再奪諾貝爾化學獎的人。

長期以來,一眾化學家渴望構建高複雜性分子,因很多時需要在藥物研究中,重建具藥用特性的天然分子結構。但重建分子結構過程往往耗時長,且生產成本非常高。

梅爾達爾在點擊化學開發的「銅催化疊氮和炔烴環加成反應」(the copper catalysed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CuAAC),現時被全球廣泛使用,包括用於藥物開發,繪製DNA及創造更適合用途的材料。

瑞典遺傳學家獲醫學獎 表揚已滅絕人類基因組和進化發現 【下一頁】

而貝爾托齊將點擊化學提升到新層次。為了在細胞表面定位重要但難以捉摸的聚醣,她開發一種不會破壞細胞的生物正交反應,用於探索細胞及跟蹤生物過程。生物正交反應協助研究人員改進癌症藥物靶向性,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

諾貝爾化學委員會主席阿奎斯特(Johan Åqvist)讚揚今年化學獎得主,成功以簡單高效的方法獲得分子多樣性,甚至可以通過直接的途徑構建功能分子。

瑞典皇家科學院(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讚賞沙普爾斯和梅爾達爾,指兩人奠定點擊化學基礎,將化學帶入功能主義的時代。

科學院亦稱,貝爾托齊使用點撃化學來繪製細胞圖,結合生物正交反應,將有助於更針對性的癌症治療,以及許多其他應用,把點擊化學提升至新層次。

三人可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704萬港元)的獎金,即每人約獲333萬瑞典克朗(約239.6萬港元)。

沙普爾斯之前僅4人曾經兩奪諾貝爾獎,分別是法國籍波蘭裔女科學家居里夫人(Maria Skłodowska-Curie),美國科學家Linus Carl Pauling及John Bardeen與英國科學家Frederick Sanger。居里夫人為史上首人﹑Pauling分別獲化學及和平獎﹑Bardeen為兩奪物理學獎,而Sanger則是首人兩獲化學獎。

化學獎得獎科學家資料
姓名 貝爾托齊(Carolyn Bertozzi) 梅爾達爾(Morten Meldal) 沙普爾斯(Barry Sharpless)
出生地及年份 1966年生於美國 1954年生於丹麥 1941年生於美國
任職機構 美國史丹福大學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得獎原因 對「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的發展
得獎比重 1/3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郭麗明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