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市長拒市中心為英女王立像 寧耗145萬擺藝術品

環球社會熱點 09:05 2022/09/30

分享:

分享: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逝世後,舉國為英女王哀悼。有民眾提出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空基座上,豎立紀念英女王的雕像,但工黨籍市長簡世德發言人周三(28日)表示,基座直至2024年前維持擺放藝術品,暫不考慮其他方案。

英女王堂細佬嫌維修成本太貴 放售400年歷史莊園 【下一頁】

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第四基座原本預留擺放威廉四世(William IV)雕像,但當時缺乏資金興建,導致19世紀中葉以來一直懸空,1999年起改為擺放當代藝術家作品,每隔兩年更換藝術品。

有民眾避免基座繼續懸擱,於是提出豎立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雕像,但遭市長簡世德(Sadiq Khan)反對。

簡世德發言人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英女王雕像不會在特拉法加廣場出現,第四基座繼續保留予當代藝術委員會使用,直至2024年9月後才考慮其他用途。

    點擊圖片放大
    +3
    +2

丹麥女王解除4孫仔女殿下頭銜 想佢地有正常生活 【下一頁】

基座周三起擺放藝術家Samson Kambalu創作的反殖民主義者John Chilembwe雕像,名為Antelope。市長發言人表示,Kambalu作品將鼓勵民眾討論爭取自由及平等。

據悉,由市長辦公室任命的第四基座委員會定期選出最佳藝術品,經市長批准後,市政府提供約14萬英鎊(119萬港元)建造費、另加3萬英鎊(26萬英鎊)作品費用。估計倫敦每兩年耗資17萬英鎊(145萬港元)更換藝術品。

簡世德辦公室曾表示支持在倫敦為已故君主豎立雕像,強調歡迎王室尋求合適位置興建,市政府會全力支持行動。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郭麗明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