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二號再有洩漏 歐盟指或進入混合戰新階段(第四版)
北溪天然氣管道洩漏一事原因未明,多國聲稱北溪管道是遭到蓄意破壞。歐盟政界人士指,北溪管道遇襲或預示了混合戰爭的新階段。聯合國安理會將於周五召開會議,討論北溪管道遭受的損害。另外,德媒早前有報道指,美國中情局事前已警告德國當局指北溪二號管道有遇襲風險。瑞典指北溪二號再次發現洩漏。
【烏克蘭戰爭】傳逾26萬男子已撤離俄羅斯 哈薩克表態不會遣返 【下一頁】
(第四版更新北溪二號再有洩漏)
瑞典海岸防衛隊周四(29日)向當地媒體表示,再次發現北溪二號管道出現洩漏,為本周以來第4次。專家估計需要等待一周或以上,待附近海域安全才可能派遣無人潛艇前往出事區域調查。
拉脫維亞外長林克維奇斯(Edgars Rinkēvičs)於社交媒體發文,認為歐洲似乎進入了混合戰的新階段。他沒有透露自己認為哪一方應就事件負責,但強調北溪管道遭到破壞必須列為波羅的海最嚴重的安全和環境事件。
挪威首相斯特勒(Jonas Gahr Støre)則表示,在挪威成為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後,挪威將加強其在挪威設施的軍事存在。他更指外界如對北約成員國海上設施作任何攻擊,挪威都將與盟國共同處理。
德國防長蘭布雷希特(Christine Lambrecht)表示,北溪管道受損再次表明德國對關鍵基礎設施的依賴程度,但她敦促各方調查時應謹慎識別罪魁禍首。
法國聯合國代表團以輪值主席國身份表示,聯合國安理會應俄羅斯要求將於周五(30日)開會,討論北溪管道遭受的損害。
俄羅斯駐美大使館證實是由俄方要求舉行會議,因為俄方堅持需要對俄羅斯管道遭到前所未有襲擊的情況,進行全面和客觀的審查。
大使館早前更於Telegram頻道發表聲明,指責美國試圖通過非市場方法和制裁將俄羅斯擠出能源市場。
烏4地公投大幅支持入俄 澤連斯基斥鬧劇 【下一頁】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管道是因遭到破壞而洩漏,更威脅要對一切刻意破壞歐洲能源基礎設施的行為,作出最強烈的反應。
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則指管道洩漏是蓄意而非意外,不過目前未有信息表明誰有可能支援這項行動。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Ned Price)周二(27日)表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已與丹麥外長就管道遭明顯破壞進行交談。他強調美國仍然與盟國和合作夥伴團結一致,致力促進歐洲能源安全。
德國《明鏡周刊》周二報道,美國中情局(CIA)早前曾警告德國政府,指北溪一號及二號管道有被襲擊的風險。
《明鏡周刊》引述3名熟悉情報的高級官員指,CIA曾經向包括德國在内的一些歐洲國家發出含糊的警告,指兩條北溪管道可能會成為遇襲目標,不過當時沒有具體説明可能發生襲擊的時間、地點或方式。
不過官員拒絕透露,俄羅斯是否被確定為潛在攻擊者。美方官員表示雖然管道損壞可能是蓄意破壞的結果,但未能確認哪一方應該對此負責。
白宮副新聞發言人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表示,她不會推測這件事的原因。她更表示合作夥伴正調查此事,而且隨時準備提供支援。
據悉,北溪二號管道壓力在一夜之間驟降時,管道並無向歐洲輸送天然氣。至於俄方就聲稱北溪一號管道需要維修,數周前已沒有將天然氣經此管道輸送至歐洲。
緊貼地緣政治變化,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鄭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