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 儲蓄就如搭車 目標、時間和效率要達到平衡
在不少人心目中,儲蓄是要「養成一個習慣」,因此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當中過程也不容易。就如學習或健身一樣,稍有不留心或放鬆,便會很容易放棄。因此有專家將儲蓄比喻為「搭車」,當中要先作一個周祥的計劃,再考慮出發方案。
同場加映:【青姐話】大淡好收尾 淡倉話之你
目標為本
在之前提及的儲蓄方案,只提及不少專家或成功人士的建議的方案,從而達成「有效率的儲蓄」,甚至是如何用最短時間去達成計劃。但在儲蓄前要設立一個目標,因此有專家將此比喻為坐車。例如在搭車的時候,你都有一個預設的目的地,而預設的目的地便是你投資或儲蓄的目標,但當我們漫無目的去進行儲蓄,其實感覺很「虛無」,便會很容易放棄,因此要先有一個儲蓄目標。
效益為本
在考慮完目的地後,「如何去」成為我們另一個要考慮的事,例如前往深圳為例,可以利用高鐵或地鐵前往,當然費用和時間都有不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考量。在儲蓄中,有分為長期與短期,如果是短期投資,即金錢大於時間,希望可以在一段較短的時間達成儲錢目標,可以考慮的投資產品要短期、變現性高和高風險 (因為儲蓄期短),例如股票,雖然風險較高,但回報和流動性也較高。
時間為本
相反,有部分的讀者從小就未雨綢繆,可以用時間換取回報,即使是同一個儲蓄目標,但透過長時間分期投入,可以享受平均成本法帶來的好處,而市面上慢慢儲蓄而又低風險的產品不少,例如儲蓄保險或月供基金也是可以考慮的投資標。
最後,便是學習投資在自己身上,一直都提醒讀者要增值自己,以免自己與時代脫節。透過學習,可以為自己帶來額外的知識,甚至為自己提供更多的收入;同時,透過擴展自己的人際關係,也可能為自己的職場或副業提供更多的機會。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港股預期反彈 個股仍然難揀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創富頻道--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精明理財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收看更多財經評論影片請登入iMTV+【https://bit.ly/3vHyRI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記者:陳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