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逝世】回顧英女王一生 致力服務英國至最後一刻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周四(8日)逝世,享年96歲。英女王由本來不預期成為女王,直至成為英國史上在位最長君主,中間經歷大大小小風波,見證英國如何過渡為現代化君主立憲國家,一直為英國服務至最後一刻。
【輝瑞疫苗】美FDA授權長者及高危群體打加強劑 【下一頁】
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出生於1926年4月21日,為當時約克公爵長女。原本英女王非王位主要繼承人,因此童年相對自由。隨大伯愛德華八世退位,父親繼位成喬治六世,她便是英國王儲未來女王。
喬治六世在位期間,英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女王因母親王太后反對,一直與妹妹瑪嘉烈公主(Princess Margret)留在英國,更在戰爭後期加入後方部隊,成為王室首人。











二戰後英女王與份屬表哥的菲臘王子成婚,並誕下一子一女,分別是查理斯王子及安妮公主。在喬治六世駕崩前,英女王致力出訪多個英國殖民地,加強戰後各地與英國的聯繫。
英女王於1952年訪問肯亞期間接獲父親駕崩消息,隨即趕回英國繼任,成為伊利沙伯二世。加冕典禮於1953年舉行,為全球首次電視直播的加冕儀式,吸引數以億計觀眾收看。
英女王在位初期正值時代洪流衝擊英國,國力漸弱時期,多個殖民地宣告獨立,大英帝國面臨瓦解危機。英女王上任後連環訪問多國,嘗試維持與前殖民地友好關係,透過英聯邦保持各國與英國的聯繫。
英女王任內曾與多位政界人物或名人見面












【輝瑞疫苗】美FDA授權長者及高危群體打加強劑 【下一頁】
至1980年代,王儲查理斯與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婚姻危機再次衝擊英國王室。雖然兩位王子出生為王室帶來繼任人,但兩人最終離婚收場。公眾對王室的不滿在1997年時,戴安娜因車禍逝世後達到高峰。英女王在戴安娜逝世5日後,於葬禮前夕發表講話,成功挽回民心化解危機。







2000年代起英女王年事已高,身體狀況轉差,雖然她堅持不會退位,但同意讓子女負擔更多國務,亦開始減少外訪次數。英女王近年健康再受打擊,更曾感染新冠肺炎。她今年曾坦言,確診使她深感疲倦。
菲臘親王逝世加上疫情緣故,英女王更少公開露面。最後一次參加大型活動是今年6月,出席自己登基70周年的白金禧紀念活動,最後一次公開現身為周二(6日)接見新任首相卓慧思(Liz Truss)。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吳漢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