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 儲蓄保又起爭議? 一文了解儲蓄保迷思
在網上世界,每當提起儲蓄保險的時候,都是「騙人」、「有買無賠」等,最近有位網上KOL在網上發文,質疑儲蓄保險的回報,結果引來另一保險人以誹謗為威脅,要求收回言論和收回有關言論,本文便會介紹儲蓄保險要留意的地方,以及是否如網友所指「呃人」呢?
同場加映:【青姐話】大淡好收尾 淡倉話之你
預測回報不符
在該篇文中,指有位讀者買入年供60萬元的五年儲蓄保險,而投保時預測回報為382萬元,而現時只有294萬元,即使今日退保都要輸錢,因此質疑儲蓄保險的回報不似預期,因此認為保險公司在銷售時以誇大回報方式吸引人投保,即使回報不似預期,也無需要承擔任何責任。在儲蓄產品中,因為分為保證與非保證回報,在市面上,「中字輩」的保證回報相對較高。
港元與美元回報
在發文後,引起不少網民的討論,保險KOL也發文回應,指自己「只賣美元單」。現時有不少保險公司推出多重貨幣的儲蓄保險,志在除了提供儲蓄回報外,也可以透過匯價賺取更多的回報。但「保險KOL」所指的也是事實,不同貨幣的儲蓄保險,其回報也有不同,如果以港元與美元計價,正常美元保單的回報會較好;在退保時也可以選擇以美元或港元退保。投保人也要注意,如果投保「美元單」,在交費時需要先查閱保險公司匯價,不是劃一以1:7.8,否則可能會交少幾元保費。
紅利實現率
現時市面上各保號都在銷售不同類型的儲蓄保險,以往保險公司無需公開其紅利實現率,以致被指回報不夠透明。自2015年起,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需要公布各個產品的紅利實現率,只要具儲蓄成份的保單,都需要每年公開,即非保證紅利的兌現情況。在事件中,「質疑儲蓄保險回報」,即紅利實現率低,與當日承諾的紅利不符。同時,由於保險公司在匯聚保費後會再作投資,以取得回報,投保人如有需要也可以和經紀了解保險公司的投資策略。
愈短年期愈快回報
有別於以往,儲蓄成份的保單提供不同年期的選項,包括一筆過,兩年,五年,十年等選項,但愈早投入便愈快滾存,而回報也會愈好。同樣地,儲蓄保險最大缺點便是低流動性,如果提早退保會虧損,即刻頭幾年回報也不多。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把握後市潛在反彈 港股後市仍然較淡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創富頻道--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精明理財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收看更多財經評論影片請登入iMTV+【https://bit.ly/3vHyRI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記者:陳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