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一號】俄再停向歐供氣三日 增冬季實施配給制可能

環球社會熱點 12:58 2022/09/01

分享:

分享:

俄羅斯以北溪一號管道需要維修為由,周三(8月31日)起暫停向歐洲供應天然氣,此舉增加歐洲部分國家經濟冬季實施能源配給的可能。歐洲指摘俄羅斯將能源武器化,德國稱有能力應對為期三日的中斷。

Gazprom停法企天然氣供應 法批俄武器化能源 【下一頁】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宣布,北溪一號(Nord Stream 1)管道會於8月31日至9月3日暫停供應天然氣。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負責人穆勒(Klaus Mueller)表示,只要俄羅斯能按既定日期恢復天然氣供應,德國有能力應付為期3日中斷供應的情況。

他預料俄羅斯到了9月3日,天然氣供應量將會恢復至相當於管道兩成流量。

有別於上次維修是由北溪一號營運商宣布,Gazprom今次直接宣布管道維修消息,而且僅提前兩周宣布消息。Gazprom表示,是次需維護俄羅斯聖彼得堡西北部、北溪一號起點Portovaya內的唯一壓縮機,會與德國西門子(Siemens)專家共同進行維修。

西門子公司周三表示不會參與維修,但強調隨時可向 Gazprom提供建議。

法總理警告冬天或限電 呼籲企業節能 【下一頁】

俄羅斯中斷供應加劇歐洲能源危機及經濟衰退可能,8月天然氣批發價格已按年飆升4倍。歐洲大量消費者及企業負擔大增,當地政府需耗資數十億美元減輕負擔。德國8月通脹率已飆升至50年來最高水平,民眾能源開支大增。

德國等國家正努力節能增加儲存量,務求能應付冬季所需。不少國家憂慮俄羅斯或完全中斷供應,德國第二大銀行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分析師形容,德國天然氣存量仍在增加簡直是奇跡(miracle)。

德國目前天然氣儲備已達到總量的83.65%,接近於10月1日時達至85%的目標。惟德國政府警告,除非企業及民眾皆採取節能措施,否則11月1日時達至95%的目標將難以達成。

部分歐洲民眾自願減少能源消耗,包括限制使用電器,同時企業正為當地可能實施配給措施做準備。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李俊儀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