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轉型】港企數碼轉型有進展? Workday調查:逾四成缺乏一致整合
新冠肺炎侵襲全球兩年有多,不少企業受疫情衝擊,陸續增加不同層級的IT部署,作「數碼化改革」。惟近日有調查反映,本港仍有近7成企業在處於數碼靈活度滯後階段,Workday大中華區總經理湛致遠指出,企業尤其在營運方面的數碼技術部署,培育內部科技人才,以及管理層規劃上,有改善空間。
為了解亞太區企業自新冠疫情以來,在數碼靈活度的發展進程,湛致遠表示,Workday早前與IDC諮詢機構聯合進行了一項企業數碼靈活度指數調查:
調查走訪亞太區內超過800名來自僱員人數逾千的大型企業數碼轉型決策者,包括人力資源、資訊科技以及財務高級管理人員等。根據得分,若企業處於數碼靈活轉型的成熟/整合階段,稱為「靈活度領導者」(Agility Leaders);若處於緩慢/戰術階段,則為「靈活度追隨者」(Agility Followers)。以亞太區而言,有38%企業在數碼靈活方面處於成熟/整合階段,與2020年相比增加了18%,反映取得進展。
儘管本港今年指數稍微上升,可是仍較亞太區內部分主要競爭者低。調查發現,香港僅有31%企業獲評為靈活度領導者,69%企業仍處於數碼轉型中的緩慢/戰術階段,數碼靈活度仍然滯後,跨部門協作是本港企業進行數碼轉型時面臨的最大挑戰。
湛致遠留意到,港企在最近兩年內學習並推進數碼轉型步伐,非常需要「企業管理層關注,由內部文化去驅動這件事」。他補充,今年整體指數有稍微上升,源於人力及技術因素:「企業愈多愈注重投資於教育員工有關數碼轉型的知識,以及願意投資在科技方面。」
疫情之下,不少企業樂意採取遙距工作模式,惟湛致遠亦提醒,企業不單止是在通訊方面採納遙距溝通軟件,還需要思量如何用科技改善營運模式。
調查指,高達88%本港受訪企業的人力資源及財務部門的工作流程並沒有連繫,缺乏對於人力資源及財務規劃的整體視野。舉例指,即使面對通脹和利率上升,僅7%財務總監認爲,企業具備自動化偵測和預測潛在財政危機的能力。另有47%資訊科技總監表示,企業擁有龐大的系統架構,但進行升級時卻往往針對單一技術。
提高人才管理靈活度
湛致遠認為,在後疫情時代,有三大角色之間的合作十分重要:「財務總監、人力資源總監與資訊科技總監必須通力合作,以緊密協作的團隊形式,共同推動企業的數碼靈活度。」他建議,企業可採用整合的解決方案,無縫整合及報告業務流程,提高數碼靈活度。
【數碼轉型】報告:78%企業稱缺乏數據目錄 難以識別雲端數據
有見僅四成港企反映,其人才系統及政策能有效吸引及保留最多人才,他亦分享,留意到有企業陸續推動跨部門數碼轉型,整合數碼人才管理的情況。舉例指出,企業可以透過內部管理工具協助,分析員工能力及識別人才培訓需求。
他指:
不能再如以往一樣,等一年一度appraisal(工作表現評核)才作反映
反而需要因時制宜,如在軟件系統上以Dashboard儀表板,即時了解員工學習數碼轉型技術的進度、差距等,助企業進行靈活調配,以及配合其業務轉型。
另在規劃方面,他則建議,以投資回報(ROI)角度去看待數碼轉型,設定清晰的路線圖及數碼轉型目標,並且是由領導層推動。
記者:張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