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大批天然氣無買家 傳寧願放火焚燒

環球社會熱點 17:54 2022/08/26

分享:

分享: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西方國家與俄羅斯的能源交易大幅減少。英國BBC引述能源研究機構Rystad Energy指,俄羅斯Portovayam一座液化天然氣工廠,過往會透過北溪一號輸送至天然氣德國等歐洲國家,但工廠自6月起每日燃燒約434萬立方米天然氣,情況罕見。分析指工廠因為難以找到買家接手大批天然氣,燃氣是刻意所為。

英提高能源價格上限至近3.3萬 創記錄大增8成 【下一頁】

俄羅斯聲稱因維修技術問題,自7月中起減少向歐洲主要輸氣管道北溪一號(Nord Stream 1)供應天然氣。BBC引述Rystad Energy指,俄羅斯聖彼得堡西北部Portovaya、北溪一號起點壓縮機站附近的液化天然氣(LNG)工廠有異常情況。

來自附近邊境的芬蘭民眾於夏季初期,發現當地出現大火,研究人員發現工廠散發的熱量持續增加,Rystad Energy估計工廠每日燃燒約434萬立方米、價值1000萬美元(7,800萬港元)的天然氣。

專家指,雖然出於技術或安全原因而燃燒天然氣的情況常見,但Portovaya工廠燃氣規模相當不尋常。來自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的Jessica McCarty博士指,當地自6月起燃氣水平異常高企,從未在LNG工廠見過如此頻繁火焰。

參與研究的能源公司Capterio行政總裁達維斯(Mark Davis)認為,工廠長期燃氣並非偶爾,是基於運營而作出的刻意決定。他表示,能源商因技術困難或重啟成本高昂,絕大多數都不會選擇關閉能源設施,故情願燃燒天然氣。

英能源企業中期派息近7.8億 CEO料獲714萬 【下一頁】

芬蘭LUT大學能源工程教授Esa Vakkilainen認為,由於西方國家向俄實施貿易制裁,莫斯科政府無法取得製造處理石油及天然氣時需要的高品質閥門,導致無法有效管理。

Rystad Energy分析師Sindre Knutsson認為,工廠生產的天然氣原本可透過北溪一號或其他管道出口外國。俄羅斯的燃氣規模及位置,反映莫斯科在歐洲能源市場仍然佔主導地位。

BBC曾向俄羅斯國營天然氣供應商Gazprom查詢工廠情況,但未獲回覆。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郭麗明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