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5000電子機票優惠券
【分析|SOGO母企】大劉細劉輪流提出私有化、有兩大相似之處 利福國際汲取「數人頭」教訓?
▲ 【分析|SOGO母企】大劉細劉輪流提出私有化、有兩大相似之處 利福國際汲取「數人頭」教訓?
人稱「大劉」劉鑾雄、「細劉」劉鑾鴻活躍香港商界數十年,惟均在近一年間提出把旗艦上市公司華人置業 (00127) 、SOGO母企利福國際 (01212) 私有化。雖然華置、利福本業大為不同,但巧合地私有化金額同樣涉及約19億港元,而劉鑾鴻提出私有化的背景和方式,與哥哥劉鑾雄私有化華置都有類似之處,並且汲取華置私有化失敗的「教訓」。
劉鑾鴻擬每股5元私有化利福國際、溢價62% 借款近19億元、承諾聘用現有僱員,可見【下一頁】
相似之處1:華置、利福內房投資失利
內房危機自去年中開始爆發,華人置業投資恒大 (03333) 債券虧損屢成關注。根據華置去年業績報告,華置年內出售中國恒大股份錄得已變現虧損78.7億元,並因餘下恒大股份公平值變動,另外錄得未變現虧損約30.5億元。至去年底,華置仍持有近2.3億股恒大股份,賬面值約為3.6億元。
與華置在恒大虧損約百億元相比,利福國際投資內房債券或股份的金額少得多,但公司今年上半年按年轉盈為虧4.75億元,當中投資虧損淨額4.55億元,4.44億元來自內房發行股本及債券公平值變動的未變現虧損,可見利福國際本業雖受疫情影響,但內房投資才是公司期內虧損的主要來源。
利福國際上半年轉蝕4.75億元,詳情可見【下一頁】
相似之處2:大劉、細劉均向家人提出私有化
華人置業去年私有化方案,由劉鑾雄太太「甘比」陳凱韻提出,私有化對象除了獨立股東,也包括劉鑾雄弟妹劉鑾鴻、劉玉珍以及甘比陳凱韻母親。
利福國際最新私有化方案,同樣有向劉玉珍、陳凱韻提出。不過,私有化後,劉鑾鴻仍會經一家SPV實體持有利福國際約67.36%股權,劉鑾雄家族仍持有該實體部分權益。
甘比陳凱韻19億元私有化全面接手 劉鑾鴻大劉胞妹成要約對象、劉鳴煒去年棄股,可見【下一頁】
細劉汲取教訓?資產淨值溢價+待「數人頭」修例
華置去年私有化失敗,關鍵之一是私有化價格4元雖較當時華置股價溢價,但較資產淨值12.99元折讓約69.2%,令小股東不滿。直接令私有化失敗的是因為華置註冊地為百慕達,當地保留俗稱「數人頭」規則,即方案必須獲大多數現場投票股東同意才能通過。
是次利福國際提出的私有化價格,較去年底、今年6月底的資產淨值溢價1.8倍、2.9倍,雖然劉鑾鴻私有化建議正夕香港零售業處於低位,但資產淨值溢價可減輕「大股東低位買入」的觀感。
不過,更關鍵的似乎是劉鑾鴻看中「數人頭」規則變化,利福國際於開曼群島註冊,原先與百慕達註冊公司一樣,必須通過「數人頭」才能完成私有化,但利福國際公告指出,開曼群島今年8月31日完成修訂《公司法》:
計劃將只需要親身或由受委代表出席法院會議並於會上投票而所持股份價值達百分之七十五的計劃股東同意,而不需要達到獲得親身或由受委代表出席法院會議並於會上投票的大多數計劃股東同意。
換言之,利福國際在8月31日後舉行私有化表決,就可以避開「數人頭」規則,令私有化成功率大增。
更多【即市財經分析】文章
相關文章:【華置私有化】華人置業私有化計劃遭否決、復牌股價低開3成 Ken Sir估華置4大後著
記者:梁安琪、麥德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