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商機】日、台食品直送有市場 零食大王每月收入800萬

商業 11:57 2022/07/29

分享:

分享:

有經營食品直送的商戶期望,今年生意額可有最高15%增幅。(商戶Facebook圖片)

疫情持續至今,跨境旅遊尚未完全恢復。港人要品嚐海外美食,只能靠經營食品直送的零售商。有商戶期望今年生意額可有最高15%增幅,惟坦言防疫措施尚未完全撤銷、經濟前景不明,令生意受壓。

【榴槤果王】馬來西亞榴槤出口商攻港擬開店 拓展榴槤、蛋糕和雪糕出口

日本直送零食一直深受港人歡迎,零食大王認為疫情令港人建立「儲糧」習慣,使整體需求增加。該企創辦人彭啟明透露,現時零售及批發的生意額每月達800萬,業務持續增長。他又留意到南韓、台灣的零食包裝亦愈來愈美觀,有助刺激銷情。

經濟陰霾未有拖累平均單價

雖然疫情為經濟前景增添不明朗,但消費金額則似乎不太受影響。彭稱,每宗定單平均約300至400元,與疫前分別不大,因大多顧客的購買金額亦是貼近免費送貨門檻。然而,另一零售商、台灣百年餅店陳允宝泉的香港分部企業,高力信集團則表示,疫情下人們收入減少,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令生意額較疫情前減少2至3成。

不過,該企負責人蕭先生認為香港顧客對海外食品有需求,尤其是精緻、質素高的產品。他坦言,今年內生意難以恢復至疫前水平,但隨着市民對疫情的憂慮減少,加上第二階段的電子消費券將於8月發放,相信有助帶動整體的消費意慾。他期望,今年生意額將錄得按年10至15%的增幅。

運費成為營商關鍵

另一主打台灣直送食品的網上平台MyFood同樣指,食品直送的需求一直都在,惟競爭持續加劇、物流成本上漲。負責人Calvin坦言,現時每月生意額只及去年同期的2至3成,但平均金額則沒有出現很大變化,維持在500至600元不等。

他認為現時的營商關鍵在於如何令運費保持競爭力,故該企把台灣貨倉搬至香港,減低國際物流的成本;而且亦要物色可以同時運送常溫及冷凍貨品的物流供應商。

即使面對挑戰,但Calvin對海外食品直送的前景有信心,更有意開拓澳門市場。

另一商戶夯城物語亦透露,台灣饅頭、冬甩及夜市食品最受港人歡迎;該店又發現,自疫情爆發後,很多顧客亦注重身體健康,市場對於增肌減脂、保健食品有需求;同時亦會引入比較地道、少有的台灣甜品予客人選擇。

【電子支付】麥當勞App增設八達通付款 預告夥八達通推消費券優惠

【動漫電玩節】參展商感樂觀 人流氣氛料勝去年

記者:葉泳珊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