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身亡】日本最長任期首相 兩度拜相均因病下台

環球社會熱點 17:31 2022/07/08

分享:

分享: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周五(8日)在奈良街頭演講時中槍遇襲,終年67歲。安倍兩度拜相,在任接近8年,為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2020年9月因舊病復發而提早下台。安倍任內推出的「安倍經濟學」量化寬鬆政策,被外界稱為重要政治遺產。安倍同時帶領日本再次成為奧運主辦國,可惜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民眾質疑安倍處理疫情不力。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街頭演説遇襲 據報心肺停止(第二版) 【下一頁】

安倍晉三2006年首次拜相,成為戰後日本最年輕首相。安倍就任短短一年,因內閣支持度日益下滑,加上2007年自民黨於參議院選舉中落敗。安倍同年以潰瘍性結腸炎復發為由辭職,暫別政壇休養身體。

安倍2008年重返政壇,2012年9月再當選自民黨總裁。他帶領自民黨於眾議院選舉勝出,與公明黨組建聯合政權,同年12月再度拜相。

安倍提出稱為「安倍經濟學」的一系列量化寬鬆政策,助日本走出通縮困境,重振國家經濟 。他任內帶領日本東京奪得2020年奧運主辦權,甚至親自宣傳日本文化、在2016年里約奧運閉幕化身瑪利歐,為首次有國家元首親自參與奧運閉幕表演。

安倍任內一直推動修憲,賦予日本自衛隊更多參與國際維和行動的自由,但最終未能成事。

    點擊圖片放大
    +4
    +3

約翰遜辭職 「保守黨需要新領袖」(第三版) 【下一頁】

然而,2019年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安倍被批評處理新冠危機不力,加上東京奧運多次延期、導致各地面臨財政危機,內閣政府多次涉腐敗醜聞等。安倍2020年宣布因健康理由辭任首相,並為此向人民道歉。

外交政治方面,安倍在中日關係問題上持強硬態度,否認日本戰爭罪行,多次公開參拜靖國神社、強調對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的主權主張等,使中日關係陷入冰點。

安倍2015年與南韓就慰安婦問題展開談判,與南韓朴槿惠總統達成協議,日方對慰安婦罪行公開致歉。

安倍任內亦與盟友美國保持良好關係,主張捍衛多邊跨太平洋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郭麗明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