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500 電子產品禮品卡
成本下降有利企業盈利
在美聯儲加息陰影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已有見頂跡象,內地反映生產成本的PPI指數也持續走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由於中國的CPI走勢展望大致平穩並可能小幅上漲,意味企業的產品銷售價格趨向平穩向上,生產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而銷售價格大致平穩將帶來企業盈利的改善,因此,大宗商品見頂對中國這樣的生產型國家有利,對股市大量的生產型企業有利。
從美國的情況看,通脹壓力主要來自於供應鏈的受阻,不完全是需求拉動所產生,因此,通過加息壓抑社會需求對壓低通脹效果未必很好。問題出在供應上,卻試圖通過壓制需求解決,可能需要對需求進行較大的抑制,強行通過收緊銀根把社會需求降低到供應能夠支持的程度,不過這樣一來,社會需求大幅下降帶來的衰退恐怕就很難避免。
如果供應鏈正常運轉,僅僅是需求過高引致通脹,供需之間的缺口不會太大,一定程度加息抑制需求後,通脹理論上就可以受控,經濟放緩不一定很嚴重;像現在這樣供應鏈不正常,供需之間缺口比較大,通脹可能具有一定的頑固性(供應不足無法解決),因此,目前市場可能對通脹受控、美聯儲放緩加息,有些太樂觀了。
我們認為,美聯儲加息令通脹回落的速度不會很快,而且受制於美國的天量國債和對經濟衰退的擔憂,美聯儲加息也不敢太過進取,頑固的通脹和有限度加息的結合,很可能就代表美國未來走向滯脹。
不過,只要大宗商品見頂,哪怕不能很快回落,對中國的生產企業都是好消息,意味著盈利前景穩定並趨於改善,對股市有利。
**重溫【石Sir一周前瞻及異動股】比亞迪電子、小米、蒙牛乳業**
撰文 : 楊玉川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 行政總裁
欄名 : 山外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