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機場】機管局三管齊下強化物流樞紐地位 盼機場不只是上落機的地方
▲ 機管局正籌備在東莞發展「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及在機場三跑道設立「空側海空聯運貨櫃碼頭」。(潘暉翹攝)
疫情下貨運需求顯著上升,亦成為航空企業疫下主要的收入來源。不過,疫情亦為物流業界帶來不少挑戰。香港一直被視為國際物流樞紐,要鞏固地位亦不能停步不前。香港國際機場則採取「三管齊下」的策略,盼加強運用把握優勢。
【暑假商機】MegaBox推《小王子》裝置 料人流及營業額按年升2成
加強樞紐功能
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林天福表示,香港國際機場的三大方向包括把握跨境電子商貿的機遇;朝高增值方向發展,例如進一步加強冷鏈物流業務;和進一步加強香港機場作為大灣區國際貨運樞紐的功能。
其中,當局正籌備在東莞發展「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及在機場三跑道設立「空側海空聯運貨櫃碼頭」,屆時內地出口貨物可於物流園完成安檢、打板等步驟,通過海路運送至香港機場禁區的空側貨運碼頭,再轉運到世界各地。
航天城、亞博館亦是機管局焦點
近年香港國際機場正朝向超越機場基本功能的方向發展,由一個城市機場演變成一個「機場城市」,透過增加其他新功能及服務,包括旅遊、會展、娛樂、零售等。以SKYCITY航天城為例,林天福相信,航天城是機場城市發展策略的重要項目,將來香港國際機場不只是一個上機落機的地方,而是成為旅客專程到訪的目的地,以至香港及整個大灣區的新地標。
除了SKYCITY航天城,亞洲國際博覽館第二期發展亦是機管局的焦點之一。香港政府於今年3月轉讓其亞博館的所有權益予機管局,亞博館已成為機管局全資擁有公司。而當局銳意希望把亞博館發展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娛樂地標,並已投入6億元全面提升各樣現有硬件設施及引入先進技術。機管局現正籌建亞博館二期,落成後,展覽設施總樓面面積將增至 10 萬平方米,將設全港最大、可容納多達2萬人的室內表演場地。
其他提升跨境交通效率的項目:
- 「海天中轉大樓」及封閉行車橋
- 增加城市候機樓
- 自動化停車場
- 自動駕駛運輸系統
【香港經濟】抵港檢疫要求嚴格 香港總商會梁兆基:打擊短期商貿活動
記者:葉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