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廢為能】美科學家提煉海洋塑膠垃圾 研新型抗生素
▲ 近日美國有科學家發現,海洋塑膠垃圾可轉化成新型抗生素,更對耐抗生素的細菌菌株(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有效果。(法新社圖)
海洋垃圾是一個嚴重的全球性問題,其中以塑膠廢物最為嚴重。近日美國有科學家發現,海洋塑膠垃圾可轉化成新型抗生素,更對耐抗生素的細菌菌株(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有效果。
【地球保育】Google推Dynamic World數據庫 提供全球土地環境數據
【透明手機】初創Nothing確認7月12日辦發布會 透明智能手機終於登場
據外國科技網站SciTech Daily報道,這項研究由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的學生團隊進行,並於今年6月9日至13日在美國微生物學會會議上發表。
報道續指,每年預計有500萬到1,300萬公噸的塑膠污染排入海洋,當中從大型漂浮物到塑膠微粒,都能使微生物能在上面形成生態系統。因為塑膠碎片含有豐富的生物量(biomass),可成為生產抗生素的良好候選地點。
水中孵化90天 可提煉成新型抗生素
科學家表示,為了解塑膠生物圈(plastisphere)作為新型抗生素來源的潛力,他們以微生物學家Jo Handelsman的理論為基礎,分別將高、低密度的聚乙烯塑膠(常用垃圾袋類型),在斯克里普斯碼頭附近的水中孵化90天。
最後,他們將海洋塑膠分離成5種產生抗生素的細菌,當中有芽孢桿菌(Bacillus)、褐色桿菌(Phaeobacter)和弧菌(Vibrio)的菌株,並透過各種革蘭氏陽性菌(Gram-positive)和陰性目標去測試這些細菌分離物,發現以上分離物對於常用的細菌及2種耐抗生素的菌株都很有效。
責任編輯:黃顯晴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