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你大】疫後旅行變數多 旅遊保障範圍大不同 了解清楚免生爭拗
上次提到,2020年初當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時,很多保險公司都將Covid 19列為不保事項,理由是「已知事項和狀況」,因此,所有因疫情導致的醫療開支、行程延誤、行程中斷或更改都不受保。
但經過Omicron變種病毒大流行之後,現在大部分旅遊保都可保Covid 19引致的醫療開支,又或者因此中斷行程等等。當然,正如我所說,仍不是每份旅遊保都會包括所有Covid 19相關的損失,例如航班因為熔斷而取消,就未必所有旅遊保都包括。
正當這個話題再次引起討論的時候(因為有朋友計劃出行),保險投訴局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公布去年的投訴個案。雖然疫情嚴重影響旅遊意慾,令旅遊保的投訴個案大減,但當中仍然有小量積壓下來的個案是跟旅遊保有關。
限制措施 縮短行程
今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其中一個個案是一位受保人,於2020年2月29日至3月16日到法國和比利時公幹,但由於法國政府因為疫情爆發而實施限制措施,加上他的客戶也取消了行程,令冼先生決定縮短行程,於3月7日從法國回港。
回港後,他就旅遊保中的「行程中斷」為由,向保險公司索賠未有使用,但已付的酒店費用和額外的交通費用。
但保險公司以2020年1月30日世衛已經宣布,Covid 19已經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由,認為這等於是「已知事項及狀況」,屬保單的不保事項而拒絕賠償。
【筍工推介】衞生署招聘健康監察督導員 月薪1.7萬元只需中學畢業 在出入境口岸工作做啲乜?【見下頁】



















該受保人不滿,於是向保險投訴局投訴。投訴委員會確認保單內「已知事項及狀況」的不保事項訂明:「本保單不會保障於生效日期前或已宣布會發生的任何情況;或任何「投保前已存在的傷疾」。
不過,委員會又從世衛於2020年2月21日發布的《2019冠狀病毒病情況報告》中注意到,法國當時有12宗確診個案,其中7宗是本地感染。由於受保人購買保險時,歐洲疫情尚未大流行,因此,委員會對於當時Covid 19是否屬已知或已存在情況有所保留。
另外,委員會又注意到,香港基於世衛宣布Covid 19大流行後,在3月13日才向法國在內的歐洲神根區國家發出紅色外遊警示。
委員會認為,世衛宣布Covid 19大流行和香港發出旅遊警示,才是真正「廣泛知悉」的時候,加上保單受保期內,法國只有12宗確診個案,受保人也未必能估計,法國當局會在他起程時實施限制措施,並對「已知情況」的說法存疑。
買保單前詳閱細節
最後,委員會裁定受保人得直,可以獲得約1.05萬元的「行程中斷」保障賠償。
委員會在總結這個個案時指出,旅遊保險確實有一條條款是指明,如果事件屬「已知事項/情況」,就屬不保範圍。但委員會就個案的具體情況和所收集的數據,以及受保人在投保時是否能夠預見結果等去決定,到底這是否「已知」!
我在此也想補充一下,大家買旅遊保險時,應該詳細閱讀當中的保障範圍和不保事項,就可以免卻很多爭拗。而萬一出現爭拗,也是投訴有門的。
同場加映:【青姐話】國策愛理不理 港股半生不死
撰文:羅國森
資深財經編輯,現任保險理財顧問,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曾出版《讓你富起來》及《逆市淘金》等暢銷著作。
*以上內容輯錄自第760期《iMoney》Focus。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 精明理財 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https://bit.ly/2zJY7DJ】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責任編輯:陳楚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