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理學】投資時的偏差:確認偏誤 如何影響你的客觀分析?
之前都談及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分別,在主動投資中,每個獨立的投資者都會有自己的偏好或對於未來走勢有自己的看法,但因此可能會陷入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從而令自己無法客觀去看個股或未來走勢,本文便會分析確認偏誤的成因,以及如何避免確認偏誤而造成投資失利和風險管理。
同場加映:【青姐話】國策愛理不理 港股半生不死
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確認偏誤是指當我們如何處理和詮釋信息時的一種思考方法,正如提到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都會傾向尋找可以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而忽略其他人提出的意見和資訊,這個就是確認偏誤。例如投資者非常看好航空業的發展,支持的人認為在疫情後會出現報復性出差、反對的人則認為旅遊是奢侈品,加上油價高,不利航空業,但為了證明自己的看法,往往忽略了反對者的看法。
大數據年代
如果有用社交媒體、購物平台的讀者,都有留意到大數據的威力,特別是使用淘寶一定有更深的體會,如果曾經在淘寶搜尋「耳機」,其後推薦的產品都是與電子科技、耳機有關。現時不少網購公司都推出會員制,透過知道用戶日常的購買喜好,利用大數據去推薦產品,從而提供下一次消費的行為。
在投資也是,由於我們經常遊覽自己有興趣的投資產品,可能只推送某一個類別或立場的資訊,因此令投資者無法宏觀去分析市場,而一味接收支持自己觀點的看法,從而作出一些不夠全面的投資決定。
對於投資的影響
類似的偏見常見於不同人的身上,即使是基金經理甚至著名投資人都會有類似的偏見,因為投資往往都是按個人的喜好。如果出現確認偏誤可能會令自己忽略自己「不想看」或矛盾的觀點,甚至忽略了對於危機的重視,但往往不願樂見的資料可能是一個防止虧損的警號,甚至因為只偏好某類產品,而失去投資機遇。
如何避免
如果是主動投資者,可能需要在「危機」的部分多加留意,因為現時股市或個市的走勢都受到政治影響較多,不好因為對個別事件的立場或看法,去影響對於股市的走勢的判斷。最後可以考慮成為被動投資者,由一些專業投資團隊去管理投資,因為他們的一群人,可以減少個人的偏見,也可以更客觀地進行投資。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內地傾力救市 做好資產配置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 精明理財 盡在iMoney網站【 imoneymag.com 】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https://bit.ly/2zJY7DJ】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責任編輯:陳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