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個案】月入只有1萬餘元 儲蓄僅持自住物業 快退休夫婦如何可安享晚年

理財智慧 02:14 2022/05/25

分享:

分享:

本地人口結構正經歷人口老化的轉變,特區政府估計20年後,每3個香港人中,約有1人是65歲或以上的長者。不少人面對的問題是如何為可能長達20多年,甚至更長的退休生活支出作出準備。這次《你財策劃師》個案,是位快退休人士,她很想知道以她目前的財政狀況能否安享晚年。

Wincy將於今年年中退休,丈夫比她早一年退休,目前都是依靠提取強積金累算權益為生活費,沒有儲蓄。所以我時常說不要看輕強積金的重要性,對一些儲蓄不多的人來說,更要認真管理,隨時強積金便是他們最大金額的退休儲備。

    點擊圖片放大
    +10
    +9

【職場熱話】32歲港男月入2萬 享雙糧兼自由放假 覓新工月入2萬5對離職感猶豫,詳見【下一頁

Wincy曾經嘗試和不同媒體聯絡,希望他們能為她提供理財建議,但都沒有回音,當收到通知相約商討時,感到很高興。

Wincy有一名30歲已婚並分開居住的兒子,平時都有給他們生活費,但並不足以應付生活需要,退休後最壞打算是他沒有能力照顧父母,只能利用安老按揭製造生活費。我和Wincy分享,有不少為人父母到退休時的心態,是能夠自給自足之餘,孩子及家人能夠多相聚及噓寒問暖已算合格了,不要因為金錢問題而令大家關係受影響。

【青姐話】國策愛理不理 港股半生不死

根據目前Wincy及丈夫的支出水平來說,假如將物業申請安老按揭,運用網上的安老按揭計算機,以600萬元樓價及聯名申請計算,收益期由10年至終身,每月可以有1.32萬元至2.4萬元生活費。

【薪酬調查】Venturenix公佈2022年度本港薪酬指南 本港未來5年IT人才缺口達10萬,詳見【下一頁

由於退休後有20多30年生活,通常退休初期亦會有較多活動,加上身體健康狀況較佳亦希望可以多享樂,支出有機會較多。Wincy可以按生活模式需要而選定收取年金期,如果不是必須將居住物業留給兒子,安老按揭已經能夠應付生活需要及有安居地方。

當然有些支出亦無可避免,包括管理費及未來需要面對的維修費用,如果兒子仍然能夠提供日常幫補,生活自然會更鬆動。聽過林昶恆的分析之後,Wincy即時鬆了一口氣說:「唉,終於可以放心啲。」

林昶恆提醒她,到70餘歲後,生活費基本支出不會太大,反而擔心醫療支出令生活失預算,所以她和丈夫必須考慮趁目前身體健康而安排醫療保險,將因疾病或意外而導致出現大額醫藥及治療費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說到這裡,林昶恆向Wincy解釋「退休三筆錢」概念。

【消費熱話】小童挨跌天線得得B賠3萬惹爭議 如不幸遇同類事件 專家籲緊記做呢件事,詳見【下一頁

第一筆錢是生活費:

一般上了年紀人士花費在基本生活上的支出,例如飲食,交通,管理費,燈油火蠟及衣服等是可以預算的金額,只要能夠每月都確定獲得便可以放心生活,所以比較適合以年金及儲蓄保單等作為基本穩定收入,再可以配合派息股票或基金用作提升收益。

一般情況下,年金正是為退休人士安排的產品,主要用作應付長壽風險及提供穩定收益,年紀大購買延期年金缺乏了長時間累積的優勢,可能會影響長期回報,但不代表不適用於年長人士,因為退休後可能有30年時間要生活,只要適當地運用不同階段製造現金流的策略,便可以讓年金有更長累積期,有機會有更好收益。

第二筆錢是醫藥費:

出現疾病或意外的機會隨年齡增加,所以為了追求安心,必須要有醫療保險。Wincy和丈夫可以考慮購買較高自負額的醫療保險,可以減輕每年的保費支出,而且只要購買後有幾年都健健康康而沒有索償,所省回的保費,已經可以用來填補自負額的金額,對長時期退休來說,可以省回更多。就算預算有限,不能負擔全面保障的醫療保險,但擁有基本醫療保障的話,也總好過沒有選擇。

但醫療保險保費,隨着年紀增加亦會增加,所以必須安排一筆保費儲備,用作支付未來退休後期的醫療保險保費,而且這筆儲備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穩定性,否則到將來需要用時又剛好資產價格出現波動,結果因必須提取而導致虧損,這並不適當。

Wincy擔心現時的年齡購買醫療保險保費會很昂貴。這亦是事實,因為保費反映的正是出現索償的機會率,保費愈高反映保險公司需要賠償的機會越高。但相比一次嚴重疾病或意外所導致的醫療費,隨時需要10萬元或以上,就算以Wincy年紀購買醫療保險的保費,相同金額估計已可以應付數年的保費支出,這段時間內可以減少Wincy憂慮,提升退休生活質素。Wincy不妨貨比三家,向不同保險公司查詢。

【職場熱話】 港男不愛讀書中六畢業 現職當司機欲轉行 卻感學歷低難找工,詳見【下一頁

第三筆錢是娛樂費:

退休後是有足夠時間可以享受人生的階段,由於對未來生活的支出不確定,導致有些長者剛退休時不敢消費,但到年紀大又還有不少積蓄時,又因為身體健康狀況及活動能力限制,而不能夠盡情享受人生,變成有錢亦不能用,這也是一種不理想的退休生活。

所以可以考慮投資在有潛在不錯收益但亦有價格波動的資產,包括派息股票及派息基金等。一般合適的選擇可以每年提供5%或以上的收益,假設Wincy有20萬元娛樂費組合,每年能夠派發5%收益,即一萬元,這筆資金便可以用作盡情消費,用作任何娛樂,例如去旅行。假如另一年度組合的收益不理想,她還能夠選擇一些較經濟實惠的行程,完全由自己抉擇,減少擔心,不會因為資產表現問題而影響了心情及生活。

最後林昶恆 亦建議Wincy了解她的財政狀況是否可以申請長者生活津貼。由於自住物業及放在年金的資金都不計算在資產中,她其他資產又不多,有機會可以獲得政府津貼生活費,詳情她必須向有關部門及相關專業人士了解。

撰文: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CFP®)、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以上個案輯錄自756期iMoney Focus 《你財策劃師》。

免費助你解財難

讀者如有任何理財疑難,可【按此】填妥表格或將個人資料及理財目標電郵至alvinlam@hket.com,相約面談。為保障讀者私隱,個案會以化名刊登,一切資料絕對保密。

 

誠邀過去《你財策劃師》個案主角再商討

《你財策劃師》一專欄於《iMoney》已刊登15年,過去多年主筆林昶恆(Alvin Lam)為多位讀者進行理財諮詢,現誠邀過去的個案主角跟Alvin Lam再進行諮詢,跟大家回顧及分享一下理財上的需要有否變化。有興趣人士請電郵至alvinlam@hket.com或im_focus@hket.com。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創富頻道--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精明理財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收看更多財經評論影片請登入iMTV+【https://bit.ly/3vHyRI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責任編輯:陳詠妍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