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技】海底電纜敏感度極高 專家:可作海底地震儀探測地震、海嘯
▲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 (NPL) 及其合作夥伴提議,可視海底電纜為深海科學感應器,用於探測地震和海嘯,或監測氣候變化。(法新社資料圖片)
隨人類過度開發和肆意破壞大自然,全球頻繁出現極端天氣。為緩減和預防天災對人類帶來的影響,除了要保護環境外,興建預測站,及早探測災害來臨而作好準備也十分重要。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 (NPL) 及其合作夥伴提議,可視海底電纜為深海科學感應器,用於探測地震和海嘯,或監測氣候變化。
【網絡審查】Twitter推出「危機錯誤信息政策」 限制敏感、誤導性信息出現主頁
據外媒《BBC》報道,NPL科學家Giuseppe Marra表示地球表面共有7成也是海水,但所有地震儀也在陸地上,因為在海底安裝永久性感應器太困難且成本太高,所以全球只有少海底數感應器存在。但NPL科學家們指出,全世界在海底中,共有430條數據電纜,跨越130萬公里的距離,而海底數據電纜的敏感度極高,可用作深海科學感應器使用。
科學家們已在英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光纖鏈上測試了這項技術,發現即使是十分微細的變化,如振動、壓力和溫度的變化,對光通過電纜時的傳播速度也有影響,科學家可透過這些影響推斷未來的氣候變化和災害情況。
Giuseppe Marra提議,若將海底的基礎設施——電纜加建成用於地震、洋流等的巨大探測器陣列,將探測網絡從陸地擴展到海底,可提升大眾對地球內部結構及其動態行為的理解,更為人類提供了近距離觀察海洋中部地震及未來測量海底火山噴發和海嘯等其他自然現象的機會。
責任編輯:文睿
蘋果最新5G手機iPhone SE(第三代)已正式開賣,被譽為「小野獸」的新iPhone SE到底有哪些強勁功能?本報記者就搶先上手試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