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波幅持續不斷 聰明貝塔另闢新徑
受累於疫情、地緣政治,以及聯儲局加息等各類不確定因素影響,中港股市維持大幅波動。在不明朗的市況下,聰明貝塔 (Smart Beta)策略逐漸成爲了指數投資者的熱門選擇。以美國市場為例,在1645隻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中,有1219隻基金為聰明貝塔相關,而資產規模亦佔整個交易所買賣基金中的30%以上,可見聰明貝塔策略的受歡迎程度日漸提高。
活用聰明貝塔 增強投資目標
聰明貝塔,是指透過引入不同的因子於指數之中,從而令選股方法或權重有所改變,繼而達至相比傳統指數更符合投資者的投資目標,預期風險亦相對減少。另外,聰明貝塔相關的投資產品通常具有較低管理費及較高透明度的優勢。
聰明貝塔策略可以運用單一因子進行調整,也可同時將不同因子納入分析之中。常見的因子包括價值、規模、成長、波動性及動量等。例如,投資者可以透過價值偏向的聰明貝塔策略,配置於偏向價值股的投資組合。價值因子是建基於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的精神之上,指當股價偏離其合理價值,隨著市場穩定和情緒改善,股價反彈機會較大。
聰明貝塔指數在回報上具競爭力
本港也有不少指數使用聰明貝塔策略。以恒生A股行業龍頭指數為例,此指數涵蓋中國內地11種行業,選出每一種行業的領導者,從而反映內地行業龍頭的表現。有別於傳統指數,此指數除了考慮公司市值外,亦會參考公司的純利和收入。它們衡量了選股的因子後(公司評分準則為50%市值,30%純利和20%收入),繼而挑選出名列前茅的公司。在此基礎下,倘若一間公司持續虧損,即使其為行業中的大型公司甚至獨角獸,亦未必能入選指數。這個指數的有利之處在於避開了大型但不景氣的企業,從而挑選出具價值和增長潛力的公司。
就表現而言,考慮因子的指數,或更能在股市持續波動的時候惠澤投資者。以本年度為例,滬深300指數年初至今的回報為負18.54%,而中國創業板指數更為負回報28.70%。相比之下,同樣以國內市場為基礎的恒生A股行業龍頭指數則錄得負15.75%*的回報,分別跑贏滬深300及中國創業板指數2.79%及12.95%,可見此類指數在回報上具一定競爭力。因此相關的指數基金亦漸趨大眾化,受不少機構投資者和普羅大眾追捧。
數據來源:彭博,恒生指數,ETF.com
*數據截至5月17日
撰文 : 薛永輝 恒生投資管理投資總監
欄名 : 指數恒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