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荒】香港創科人才出走潮加劇 專家籲企業勿受距離限制
▲ 據越南科技部(MOST)的數據,當地大學每年培養出8萬名IT相關科系畢業生,勞動力仍正不斷成長。
勞動市場在疫情期間遭受衝擊的影響陸續浮面,本港人才流失正逐步加劇,企業要有足夠人才變得愈趨困難兼吃力。有人力資源專家呼籲,企業應把握疫情帶來的新常態,不應再受距離的限制,可聘請心儀的海外員工,允許對方留在原居地,遙距處理本港工作,紓解人才荒。
香港面對出生率下降、人口老化及移民潮等多項因素影響下,本地人手短缺問題持續嚴峻。新加坡職涯發展和人才招聘平台Glints創辦人及行政總裁Oswald Yeo,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提及,尤其在疫情爆發後,數碼轉型成為所有企業的當務之急。
無論是大型企業,抑或中小企,對數碼科技人才的需求有增無減。
惟他認為,以目前香港面臨「人手荒」情況,企業難以再只依賴本地人才。僱主需要重整心態,大膽將目光放遠海外,招攬合適的人才協助拓展業務,才能把握經濟復甦的時機。
Oswald直言,打工仔在疫情期間已適應遙距工作,加上數碼科技大部分工作,都毋須在指定地點才可做到,企業要建立遙距團隊也並非難事。他建議,僱主可先選定一至兩個國家或地區建立Remote Hub(遙距中心),專門聘請當地員工。
從東南亞地區入手 人才各有優處
他舉例,本港企業可從東南亞地區入手,考慮越南、印尼及台灣的人才。
畢竟這些地區與香港的文化及語言都比較類近,員工要融入本地企業也不會太困難。
根據越南科技部(MOST)的數據,當地大學每年培養出8萬名IT相關學系的畢業生,而越南國內目前有約3萬間IT企業,仍有一定的人才供應。
他再補充,各地的人才有不同優勝之處,如目前印尼主要有較多資歷較淺的軟件開發人才,因此薪酬成本相較低;越南專門研究區塊鏈和數據科學;而台灣則會有較多高級機械開發人員(Senior Mechanic Developer),經驗更豐富,但相比印尼及越南的人才,薪酬自然會較高。他稱,由於香港及新加坡的人才庫太狹窄,若僱主只侷限聘請本地員工,將會難以進步,阻礙業務拓展速度。
記者:曾曉汶
《創業ideas》每集請來香港初創,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