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羅兵咸永道:近半可持續發展總監 職權較CEO低且欠影響力
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企業管治(ESG)的重要性日增,不少企業都基於國家政策、人力資源、財務發展等各因素,增添相關職位。羅兵咸永道(PwC)旗下的全球戰略諮詢公司思略特(Strategy&)發表最新報告指出,雖然上年全球任命為可持續發展總監(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簡稱CSO)的人數增加3倍,但近半企業的CSO只屬「輕CSO」類別,職權有限,亦缺乏對可持續發展轉型的影響力。
隨着企業愈來愈熟悉及重視ESG議題,思略特提出3項建議,包括:(1)設立CSO職位和ESG專責團隊;(2)讓CSO直接進入董事會;(3)逐漸將ESG轉型委託給各個業務部門。
CSO職權有限 欠影響力
思略特在報告中提到,2011至2019年間只有414間受訪企業設有CSO職位。單是2020年至2021年間,便有394間受訪企業設有CSO職位。與2020年相比,2021年全球CSO的任命數量增加了3倍,證明全球企業對ESG發展的關注度正急速增長。
惟是次報告又指出,在去年1,640家受訪公司中,只有29.8%企業正式設有CSO職位,當中近半CSO的職級,較CEO、CFO等職位低兩級或以上,接觸董事會的機會不多,對企業可持續發展轉型的影響力不大,只能界定為職能有限的「輕CSO」。有五分一受訪企業甚至不設CSO職位,當中以位於中東、亞太地區的企業佔大多數。
《創業ideas》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ESG成投資評估因素 欠周長計劃或撤資
近來ESG相關議題被視為企業核心和營運策略的重要一環,或多或少與各國關注全球氣候變化有關。隨着時間推移,企業ESG發展已不再只是為了盡社會責任,以及賺取企業形象和名聲,已成為潛在投資者十分重視的一項風險評估準則。
報告引述羅兵咸永道2021年的全球投資者調查指,近8成的專業投資者視ESG風險為投資的重要評估項目。近一半投資者表示,若企業未能制定ESG發展路向,或是在業務發展偏離所制定的ESG計劃時,將不會投資或直接撤資。
與此同時,總體上有48%消費者追求更可持續性的產品,83%千禧一代關心ESG議題。作為打工仔,人們偏向選擇與其自身有共同價值觀、且了解現今全球環境脆弱性的僱主。
由此可見,企業要穩住業務,必須得到投資者、消費者和員工等相關持份者的支持和認可,而ESG政策正正就是企業所需的「通行證」。
CSO需進董事會 助ESG成發展核心
思略特建議,企業在開始ESG旅程時,已需要開設CSO職位及建立團隊,來傳播ESG意識,有利於集中ESG發展。為了讓ESG團隊發揮職能,CSO需要直接進入董事會,向董事會成員滙報ESG戰略影響。具董事會級別的CSO亦表明了,ESG成為企業核心的一環,對企業各種發展都有一定影響力。
隨着ESG開始影響業務的每個部分,其他部門的高層也會涉獵與其相關範疇的可持續發展專業知識,或削弱ESG團隊和CSO的重要性。此時,企業需要調整營運模式,將ESG應用策略委託給各個業務部門處理,再憑着CSO及其團隊對可持續發展知識更深入了解,以及更貼近日常業務的應用,共同將企業的ESG規劃推向新境界。

【能源計畫】擺脫依賴俄羅斯燃料供應 歐盟規劃1.6兆元能源新計畫
記者:殷凱怡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