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老字號】越南買米中伏摻煙頭 超力第二代決心買日本米機保品質
▲ 超力國際董事總經理莫傑琳每次受訪時,也身穿一襲紅衣。(曾耀輝攝)
莫氏家族第二代莫傑琳自大學畢業後,便加入超力參與營運多年。作為老字號的掌舵人,她由自身開始,希望令品牌形象年輕;更不惜大費周章,於本地廠房引入「米機界Hermes」。
【本地老字號】超力靠「三隻腳」每年進帳數億元 穩住疫下生意推新產品
超力國際董事總經理莫傑琳已參與公司營運多年,每次受訪時也身穿一襲紅衣,因為是屬於超力的顏色。作為本地老字號的掌舵人,她形象年輕,驟眼看亦猜不出她的真實年齡。莫解釋:
我是刻意保持年輕,我不想大家覺得超力很老土,希望維持品牌形象。
初次買米被騙
莫傑琳憶述初初加入米行,少不了撞板「交學費」。她當時第一次隻身到越南採購米,「最終收到的米有很多雜質,甚至是摻著煙頭。」那批米只好報銷,跌一跤上一課,此經歷亦令她執意要為超力引入半自動化生產線。加上設置米機後,超力不同系列的包裝米可按「配方」,把新舊米混合,令米飯的口感可以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






引入日本米機保品質
超力位於粉嶺的廠房,設有三條生產線,每條成本逾200萬,內有多種機器,如來自日本企業Satake的色選機、去石機等。談到色選機,莫傑琳更雙眼發光。
我很喜歡這部機,這像是米機界的Hermes。
超力當時想引入Satake的色選機及去石機,亦不容易。莫傑琳說:「Satake的員工來到我們的廠房視察後,拒絕把機器售給我們,原因是這裡地方小,無法把機器的效果發揮得最好。」莫最終按日本方面的要求,不惜把整個廠房的設置搬後5厘米,才可安置這些機器。
設機械臂減體力損耗
除了米機外,超力亦不斷完善生產線,提升自動化,例如加設機械臂。莫解釋,重點並非是節省人手、成本,而是搬運包裝米對體力需求大。這些工作對員工造成負擔,亦難以請人。
該企最近亦拓展倉庫,希望整合及建設不同倉庫,令出貨更有效率。莫傑琳對倉庫設計亦有要求,例如設雙深度貨架(即雙排貨架並列),減少通道,提升倉存空間。
【本地老字號】超力紮根半世紀 第二代掌舵人:不強求下一代接手
【疫市營商】靠Muji吸客? 日本Lawson便利店售 Muji產品 生意升2成
記者:葉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