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F】積金評級:強積金今年出現歷來最慘烈開局、首4個月人均累蝕逾3萬元 4月料損手逾14000元
積金評級估計,強積金今年出現歷年來最慘烈的首四個月開局,估算強積金4月再虧損超過644億港元,把2022年初以來的累計損失推高至超過1,406億港元。平均每名強積金成員預計4月份要損手超過14,000港元,今年累計更要蝕超過30,600港元。
積金評級又預計,強積金總資產將由3月底的約1.121萬億港元,下跌5.39%至4月底的約1.060萬億港元,相等於每名強積金成員的平均賬戶結餘由約244,400港元下跌至約231,200港元;若與2021年底的總資產約1.182萬億港元(相等於每名成員 257,700 港元)相比,更大跌10.27%。
強積金基金平均投資回報今年累跌逾9%
據該機構統計,強積金基金平均投資回報本月至今下跌了3.57%,今年以來則累跌9.41%。積金評級預料,中、港股票是本月及今年以來表現最不濟的資產類別,以過去12 個月計,將是第 10 個月見紅。
積金評級主席叢川普預計,4月份強積金將蝕約644億港元,令2022年年初以來強積金體系累計錄得驚人的 1,406 億港元虧損,相等於每名成員大概損手30,000港元。
積金局重申切忌試圖捕捉市況
積金局表示,留意到不時有機構發表強積金一季甚或一個月的短期表現報告。積金局重申,強積金乃長達三、四十年的長線投資,期間無可避免經歷不同的經濟周期,故強積金計劃成員毋須過份擔心短期的市場波動,亦切忌試圖捕捉市況。
積金局認為,強積金計劃成員應定期(例如半年或一年)審視強積金投資組合,並根據個人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作出相應調整。計劃成員如缺乏投資知識和時間管理強積金,可考慮預設投資策略,即俗 稱的「懶人基金」。
【ET財智Talk】晉達特約:股市顯著調整 ESG投資仍有機遇?(立即收看)
相關文章:
【MPF】BCT推全港首個抗通脹收息MPF基金 目標回報為本港通脹率加2%
【MPF】積金評級:3月及首季強積金淨流入 為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推出後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