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營商】德化工企業疫下銷售額創新高 港區董事總經理:需靠科技+人力配合
▲ 德國化工製造商科思創(Covestro)集團在逆境下的銷售額錄得歷年來的新高。
新冠疫情肆虐超過兩年,工廠停工及港口擠塞等消息不絕於耳,連帶影響原材料供應,全球製造業和化工產業都受到嚴重衝擊。雖然面對重重困難,但德國化工製造商科思創(Covestro)集團在逆境下的銷售額錄得歷年來的新高。成功抵禦疫情帶來的破壞,科思創又有哪些營商策略及招數?
【疫市營商】粟米汁品牌「2+3」設首條智能生產線 冀提高產能和質素
【疫市營商】IKEA推NFT? 贏取可獲實物 滿10個NFT送30張熱狗券
科思創(香港)董事總經理賀福瑞(Samir Hifri)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疫情在爆發初期,為其企業的營運流程帶來嚴峻的阻礙,「工廠關閉停工、交通管控措施導致供應鏈中斷、原材料短缺等問題,的確讓我們相當煩惱。」他補充,世界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供應鏈風險挑戰。面臨這樣的危機,企業必須思考在這過程中恢復正常營運狀況,並在市場從谷底反彈的過程中,尋找生存空間,自尋出路。
他透露,該企當時瞬間決定啟動「營運持續計劃(Business Continuity Plan,BCP)」,即在有限資源下分析有哪些業務必須持續進行,並規劃如何持續進行這些業務,快速適應新環境,讓公司的業務至少能不中斷或倒閉。賀福瑞又解釋:
面對無法預測的天災人禍,企業不能只靠救火措施,必需要預先做好防禦的工作。
即時監測貨運系統 妥善分配資源
賀福瑞舉例指,該企約2年前就已建立「環球運輸系統(Global Shipping Portal)」,透過即時監測及追蹤貨運的情況。「若遇到任何亂狀或延期,可即時得悉情況並快速應對。」他直言科技相當強大,可以協助妥善分配有限的瓶頸資源,減少供應鏈問題帶來的損失,甚至化險為夷,戰勝疫情帶來的威脅。
據科思創提供的資料顯示,該企去年核心業務銷量同比增長10%,銷售價格的上漲推動集團銷售額增長48.5%,由107億歐元(約907億港元)升至159億歐元(約1,349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
堅持「以人為本」 員工身心健康為首
賀福瑞表示,要對抗疫情帶來的破壞,除了硬件的協助,員工同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果沒有員工勤奮工作,即時作出不同的調整,業務又如何可以繼續支撑着呢?
他直言,挽留員工也成為企業目前必修的一課,該企也一直堅持「以人為本」及「We are one」的企業文化,對員工的身心健康以及想法更為重視。
疫情下為了確保員工的心靈健康,該企更推出免費的員工協助計劃(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賀福瑞解釋,明白員工在疫情下會有不少憂慮及煩惱,所以希望能透過計劃讓員工以保密的方式,向外部顧問團隊徵詢意見,使員工能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工作,讓企業提升競爭力,塑造勞資雙贏。
料2035年 實現氣候中和目標
此外,面對氣候變遷威脅,零碳與永續意識警鐘訊號響起。如何提供碳排放更低的商品與服務,將是企業未來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致勝關鍵。科思創也不例外,近年也致力推出「零碳足迹」產品,並在2021年,科思創產品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54%,超額完成了先前設定的2025年永續發展目標。
在達成2025年永續發展目標後,該企也制定了一個更遠大的目標,集團預計在2035年之前在直接產生(範圍1)和外購能源(範圍2),實現氣候中和以及淨零排放。
作為其階段性目標,公司計劃到2030年將生產中直接產生(範圍1)和外購能源(範圍2)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60%至220萬噸。此外,公司還將進一步削減價值鏈上下游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範圍3),相關目標計劃最晚於2023年公佈。
記者:曾曉汶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