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再有中概股被點名 中美關係進入冰點? 一文了解投資策略
美國國會在2019年通過一項名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要求在美上市的公司聲明不是受任何外國政府擁有或控制、需要符合指定的審計要求,否則會被要求禁止交易及撒銷上市地位,相關法案也在2020年通過。自今年三月起,美國證監會先後將四批中概股公司列入預定摘牌名單,他們可以向有關當局提交申辯。
同場加映:【青姐話】二次尋底 有幾難睇?
PCAOB的審計
在2020年,在美上市的「中國星巴克」瑞幸咖啡被揭發帳目做假後被勒令退市,現時在美國場外交易(OTC)市場掛牌。在事件後引起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關注,要求在美上市的公司要符合PCAOB的審計,現時只有中國和香港未有與PCAOB合作。由於2021年底SEC明確了三年退市的標準,因此只有三年被認定為「被識别公司」才會將公司退市,因此即使被點名,都有三年的時間去符合審計標準。
中國讓步
為了符合在美上市的要求,中國證監會表示擬修訂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規定,令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可以符合美國上市的監管要求。隨著中國副總理劉鶴要求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對市場發放了正面的信息。由於根據現時的要求,中國公司的審計底稿只能存於境內,理由是與信息安全有關,因此一直都未能符合PCAOB的審計要求,今次的修章可能容許境外監管公司在境內進行調查取證,以符合證監會的要求。
著眼經濟戰
原本不少人預期拜登上任後,中美關係會略為緩和,但在政治上現屆政府的確較特朗普時期收歛,例如好像對於病毒溯源、要求中國在俄烏事件表態、貿易戰,甚至最近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原本預期訪問台灣都臨時取消,好像中美在政治上的角力略為放寬,但在經濟戰上繼續糾纏,預期兩國在經濟上的爭議只會愈來愈多、但政治上角力則會較少,或者不會主動觸犯對方的底線。
中概股排隊上市
一直都有傳言中概股在美國退市後會轉往香港市場上市,始終香港股票市場是一個環球市場,即使被勒令在美退市,在港上市仍然可以吸引國際投資者投資、也可以達到融資的目標。
但如果太多中概股來港上市,或者對於港股的流動性帶來較大的影響,始終美國的市場才可以承載這麼多的中概股,可見官方機構留有兩手準備,例如放寬境內公司提供資料給會計審核,同時也逐步安排中概股有序地來港再上市。
投資策略
相信不少人對於投資港股都已經「怕怕」,在今年曾經跌至18,000點水平,在內在因素方面,隨著放寬社交距離,不少的行業都準備重新營業;消費卷分幾個月發放,帶動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政局也明朗化,加上前面提及的中概股排隊來港上市,因此預期港股在22,000點有支撐位,未來仍有上升的空間,大約25,000點左右水平。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恒指補裂口 績優股佔優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 精明理財 盡在iMoney網站【 imoneymag.com 】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https://bit.ly/2zJY7DJ】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責任編輯:陳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