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營商】疫情衝擊零售業 Timberland「虛實融合OMO」策略化險為夷
過去兩年全球疫情反覆,零售業經營甚艱難,不少傳統零售品牌在新浪潮中,尋求科技的協助轉戰綫上。疫情下,實體店被迫停業或關閉的戶外服裝鞋履品牌Timberland,嘗試從危機中找尋機遇,推行數碼轉型,以「虛實融合OMO」策略,抵抗疫情衝擊。
【海外展覽】港企疫下發展電子商務 留意線上零售趨勢有什麽方法?
【商場減租】不足1成商場業主提供較廣泛減租 第五波疫情下業主態度更強硬
疫情反覆導致防疫措施不斷變動,零售營商環境也因此充滿變數。Timberland台灣及香港區行銷經理姜捷接受本報訪問時提到,兩年多的新冠疫情為品牌帶來巨大挑戰,「尤其第5波疫情下,香港採取嚴謹的防疫措施,商場店舖人流大跌。」她透露,過去短短3個月,Timberland實體店對比去年的業績大跌6至8成。
此外,疫情爆發的兩年多來,Timberland香港自家經營的實體店,已由15間縮減至目前的10間,而今年財年(由4月開始)也計劃會再縮減2至3間分店。
藉第五波疫情 打鐵趁熱加速轉型
面對逆境,Timberland決定借助科技,快速轉型拓展綫上行銷。姜捷表示,台灣去年已率先採取虛實融合OMO策略,透過91APP系統,將綫上綫下的商品、銷售、會員和數據融合,互相引流,並以人工智能(AI)作重點分析。而在香港爆發第5波疫情時,更令她相信要加緊腳步、打鐵趁熱,改變本港原有的傳統經營銷售方式,學習台灣採用虛實融合策略。





姜捷透露,Timberland目前已與本地初創兼全渠道對話商務方案供應商Omnichat合作,透過該平台整合及管理綫上綫下的客戶通訊,並以自動化系統分配訪客查詢,給前綫銷售人員跟進。「嚴謹的社交距離措施下,就算顧客不前往門市,仍可透過不同的通訊軟件,讓門市店員即時在綫上帶逛,客戶可在虛擬世界瀏覽商品。顧客消費後,系統也會自動計算店員的佣金。」
非業績良藥 但可確保有收入
她補充,現時經以上方式完成的定單,佔本港業務約20%。
雖然不能說它是業績的良藥,但在早前街上人流驟減的狀況下,亦能於疫下帶動商機。
除了通訊軟件與顧客溝通外,Timberland也會利用優惠券及遊戲抽獎功能吸納新客,讓綫上綫下流量互通,於疫情不斷升溫的情況下,確保仍能為分店帶來收入。
【疫市求生】莎莎進駐foodpanda mall 銷售防疫物資等700款產品
記者:曾曉汶
《創業ideas》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