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趨勢】招聘散工電子化 企業省7成行政費
▲ 平台「炒散王」聯合創辦人黃家俊早年發現酒店前綫人員招聘困難且流失率高,於是在2014年與合作夥伴共同創立散工配對平台,翌年推出應用程式,冀以科技解決人手問題。(湯致遠攝)
兼職、自由工作及「炒散」等工作模式興起,令愈來愈多人選擇不打長工,反而以短期工作模式賺取收入。有本港青年人看準就業市場的趨勢,投資7位數設立散工網上配對平台,冀以數碼化管理減輕企業的開支,以及將尋找短期工作的模式標準化。
平台「炒散王」聯合創辦人黃家俊發現行業前綫人員招聘困難且流失率高,而其是以散工為主。然而,一般招聘散工的工作程序繁複,增加企業的管理開支,因此他在2014年離開酒店業,與合作夥伴共同創立散工配對平台「炒散王」,並於翌年推出應用程式,以科技解決人手問題及減輕企業開支。
平台數碼化省企業行政費
黃指,將招聘散工的方式數碼化,為僱主及求職者提供橋樑。平台可以讓僱主直接與應徵者進行綫上對話、為員工編排上班日子、員工利用手機程式打卡上班及下班等,減少企業的行政開支。他稱,招聘散工方式電子化,可以為企業節省約70%的行政費用,同時亦因應市場需要,設立24小時內發薪的機制。
疫情爆發後本地就業市場出現轉變,黃家俊指,特別是政府招聘不同短期工,如疫苗中心助理、「安心出行」場地助理等。這些屬於短期工作且招聘人數多,例如政府轄下街市全日需要約30名兼職員工進行管理,而這些工作的薪金較高、技能要求不多,因此在求職市場上較為「搶手」。
記者:廖淑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