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理財通】人行:參與「跨境理財通」大灣區居民超2萬人次 試點銀行60餘家
▲ 人行指出,參與「跨境理財通」大灣區居民超2萬人次,試點銀行60餘家。
人行宏觀審慎管理局發文指,截至2021年底,參與「跨境理財通」試點的大灣區居民已超2萬人次,參與試點銀行共60餘家;港澳居民通過代理見證開立內地個人賬戶18萬戶,累計交易金額達60億元(人民幣,下同)。
文章提到,針對大灣區居民跨境配置資產需求,人行與內地及港澳金融監管機構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試點方案。去年9月「跨境理財通」試點正式啟動,截至2021年底,參與試點的大灣區居民已超2萬人次,參與試點銀行共60餘家。
另外,針對大灣區產業升級和綠色發展需求,去年深圳市政府在港發行39億元人民幣綠色債券,廣州、中山等地多家企業也成功在港澳地區發行綠色債券。
人行又持續推動民生金融領域改革創,包括圍繞便利賬戶開立,推出代理見證開戶試點,港澳居民無需親身前往內地,即可通過中銀香港 (02388) 、工銀澳門遠程開戶。截至去年底,港澳居民通過代理見證開立內地個人賬戶18萬戶,累計交易金額達60億元。
大灣區內至今有5種錢包可用
人行又圍繞便利移動支付,推動港澳版「雲閃付」錢包、支付寶(香港)電子錢包、微信(香港)電子錢包、中銀澳門手機銀行和澳門通Mpay錢包等進入大灣區使用,重點打造港珠澳大橋、入境簽證繳費等多個移動支付跨境應用特色項目。截至去年底,5種錢包累計交易約926萬筆,金額約15億元。人行還推出港澳居民跨境電子賬單直接繳費、個人徵信報告自助查詢等惠及民生的業務。
文章還指出,人行指導大灣區銀行簡化跨境人民幣業務操作流程,推出白名單制度,優質企業不再需要事前逐筆提交單據,通過發送支付指令就可以直接辦理跨境資金結算。截至去年底,已有近千家優質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去年大灣區內跨境人民幣結算規模達3.8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大灣區內第一大跨境結算幣種。
【石Sir一周前瞻及異動股】五礦資源、東方海外、中遠海控、中海油、中海石油化學、神華、中煤
相關文章:
【財政預算案2022】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管道 擬放寬跨境理財通額度、盡快落實ETF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