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IPO】金發局建議容許未盈利「硬科技公司」上市 審視WVR創新要求、全面檢討GEM

宏觀解讀 16:22 2022/03/03

分享:

分享:

【新股IPO】金發局建議容許未盈利「硬科技公司」上市 審視WVR創新要求、全面檢討GEM

金融發展局發表新研究報告,提出三大建議改革港股上市制度。金發局建議包括,(1) 在未盈利生科公司上市規則第十八A章的基礎上,擴闊至「硬科技」公司; (2) 審視現時在具有不同投票權(WVR)架構上市規則中,對發行人「創新性」的主觀資格規定; (3) 研究設立專為中小企發展而設的新框架。

港府上周發布《財政預算案》時,已提及證監會、港交所正研究能否變更上市規則,容許未有收入、資本投入集中的先進科技公司上市。金發局主席李律仁指,歡迎相關建議,「樂見我們就此議題與相關持份者的前期討論於財政預算案得以體現」。他續指,香港應繼續評估上市制度競爭力,應對市場需求瞬息萬變,並力求平衡市場質素和高標準上市規則。

金發局:可參考SPAC 只限專業投資者參與未有收入硬科技公司

金發局報告指,新經濟於内地及大灣區興起,不單生物科技行業,許多新興新經濟公司如硬科技、新能源、軟件即服務(SaaS)、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在完全實現盈利之前都能獲取充足資金研發。香港宜考慮將適用於生科公司的第十八A章的上市規定,擴展至其他行業,「一個明智及有意義的起點,是將優化研發密集型行業的披露規定」。

金發局指,新興產業如機械人出租車、自動駕駛、太空探索等硬科技方面,相關投資者應具備科技及金融專業知識,以及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當局可參考現有SPAC機制只限機構或專業投資者,來擴闊未有收入的創新公司上市機制。

同股不同權「創新性」要求主觀 或限制香港吸引企業上市

目前香港「同股不同權」機制只屬於創新公司,金發局報告指,有銀行家和法律專業人士認為,現有上市規則主觀的「創新」規定,為企業以香港為上市地帶來不確定,部分企業可能因為未有同業先例反不獲視為「創新產業」。

金發局未有提出明確客觀標準建議,但舉例內地科創板會以企業商業誠信、收入及利潤等可量化因素考慮。金發局續指,香港為「同股不同權」架構公司設有相當嚴格保障措施,認為即使無意令具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成為港股常態,但香港對「創新」定義及解釋的清晰度,可能會限制創新程度不同的公司上市的機會。

金發局:港交所宜全面檢討GEM 審視中小企上市機制

隨創業板改革成GEM,並且不許企業轉主板上市,GEM上市活動大幅減少。金發局認為,香港應重新評估現有市場架構是否仍有利香港把握中小企的機遇,港交所應對相關機制進行全面開放地檢討GEM業務。

該局指出,大灣區鼓勵創業,而且不單經合組織(OECD)、內地北京證券交易所,都在拓展中小企能於銀行信貸以外融資。

金發局指,金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香港可採取更進取的方式支援中小企。有業界人士認為可探討有助支持中小企融資的市場機制,並可將有關機制納入僅限專業投資者參與的市場。現時,香港極需回應此類市場意見,並重新調整市場劃分策略。金發局正另行展開研究,深入探討相關問題。

【ET財智Talk】俄烏局勢緊張 人民幣強勢有望持續?(立即收看)

相關文章:

【財政預算案2022】港交所證監會研「未盈利創科公司」主板上市 證監:初步研究、限於重資本投入行業

【大行報告】港交所創52周新低 一文看清業績後大行看法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