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22】預算案聚焦推動「生命健康」科研 港初創:投放資源助請人會更好

科技 14:52 2022/02/23

分享:

分享:

本地初創立威生物科技(Labway)創辦人之一薛志威(Victor)認為資金調撥或只是短期性的協助。(立威生物科技官方圖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財政預算案中,宣布多項措施支援初創企業及創科投資,當中更預留100億元,進一步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的發展。有本地生命健康科技初創就指,樂於聽到政府對「生命健康科技」初創的看重。惟目前的資金調撥或只是短期性的協助,若能多加資助協助初創聘請科研人才,將會是最理想不過。

【財政預算案2022】一文看清財政預算案創科政策 設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推動生命健康科研

【財政預算案2022】醫療科技初創歡迎預算案 醫管局臨床合作重要

以海參研發創新產品的本地初創立威生物科技(Labway),目前於香港科學園建立研發基地。其創辦人之一薛志威(Victor)對政府就「生命健康」科研及初創企業等提供資助表示歡迎,並認為此舉能令更多公司生存,及讓外界認識新的科研技術。但他坦言,這次政府資金調撥只是短期的幫助。長遠而言,政府應讓業界更了解生物科技,從而令更多投資者,協助初創早期的科研過程。

他提到,目前初創企業的最大困難,應是聘請科研人才,假如政府未來能多加資助就最理想不過。

3年不足作科技研發 望政府延長資助

他表示,立威生物科技目前也透過科技園公司及創新科技署提供的3年資助,去聘請博士(PhD)去進行科研。但他認為,對於做研究來說,3年是一個短時間,過程會有反覆試驗(Trial and error),「往往一找到正確方向,研究人員才剛完成培訓,認識如何將技術商業化時,就已經到了3年的時限,失去了資助,公司好難生存。」

因此薛志威希望,政府可推出相關措施延長資助,例如滿3年後仍能向初創資助一半,聘請博士為科研人員,這將會對初創企業帶來很大幫助。

至於是次預算案也提到,政府將吸引更多海內外創科人才來港,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研發。薛志威則表示樂意與海內外人才合作,但該企目前首要的目標,是留住現有人才。

【財政預算案2022】一文看清財政預算案支援企業政策 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寬減多項費用

記者:吳嘉雯

三星(Samsung)近日舉行Samsung Galaxy Unpacked 2022發布會,揭曉年度旗艦手機Galaxy S22系列。至於全新的Galaxy S22系列有何過人之處?本報記者就搶先上手試玩頂級版本Galaxy S22 Ultra!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