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工業化】本地建築公司設3萬呎智能生產線 產量升9倍、成本反跌3成
▲ 「鋼筋摩擦壓接智能生產線」利用智能化工廠預製組件。(資料圖片)
本港建築工程公司「蘇利亞」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簽署合作協議,設立本港建造業界首條「鋼筋摩擦壓接智能生產線」,項目廠房及工場佔地預計超過3萬平方呎,所生產的預製組件主要供應本地市場。
【防疫抗疫基金】文化及康體活動人員可獲特惠金 活動取消可獲全額酬金
蘇利亞擁有20多年本地鋼筋工程經驗,承接本港多項大型建築項目。目前本地建造業市場每年需要安裝約300萬個鋼筋連接器,主要依賴工人在工地現場安裝。工作量龐大,加上地盤環境限制及工人經驗參差,令出品質量難獲保證,甚至引發建築物結構安全等問題。
該企針對其營運需要及盼解決痛點,故與生產力局合作,度身訂造了符合工地使用標準的「鋼筋摩擦壓接智能生產線」,利用智能化工廠預製組件,提升建築構件的質素及供應的穩定程度。此項目已成功申請港府創新科技署「再工業化資助計劃」,獲資助總開支的3分之1,約490萬元。
蘇利亞董事郭木水指,透過「鋼筋摩擦壓接智能生產線」,工人可全方位監測生產線的實時狀況,確保預製組件在原材料、加工、運輸、交付等各工序的質素及合規性,更大幅提升產量8至9倍,預計每日產量可達4,200個。
實時數據亦可支援機器預測性維護,避免因意外停工的風險及其引致的經濟損失,整體生產成本減少30%。生產力局又為員工安排了工業4.0培訓,傳授智能創新概念及利用數據分析以改善企業及生產線的方案。
【Dyson】用家服務中心3月旺角開幕 工程師坐鎮即場維修 兼推升級優惠低至8折
責任編輯:葉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