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牆醫院@iM網欄】跨世紀的愛 矜憫為懷135載
源於一份愛,讓三位女姓名字成為一間擁有超過一又三分一世紀歷史的機構名字。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的歷史由135年前成立的醫院開始,雖經歷多次搬遷、拆卸、重建,惟一直堅守「矜憫為懷」的基督大愛,服務市民。
雅麗氏利濟醫院
開埠初期,西方醫療並不普及。1887年,何啟爵士為了紀念亡妻雅麗氏(Alice Walkden)捐款,並與其他社區人士合力籌建「雅麗氏利濟醫院」,是香港首間為本地華人提供西醫治療的醫院。開院時,除了負責營運的倫敦傳道會從英國派來的醫療傳教士,還得到在港私人執業的醫生的「友情幫助」,順利開展服務,並成為香港西醫書院的校舍,培訓本港首批西醫醫生。
那打素醫院
雅麗氏利濟醫院啟用不久,已出現擠迫情況。當時的醫療服務委員會主席戴維斯(Henry William Davis)捐款興建新醫院,並以其母親姓氏「那打素」命名。1893年,「那打素醫院」投入服務。並開啟本地護士訓練,培訓具愛心和護理知識的白衣天使。
何妙齡醫院
1904年,香港第一間產科醫院「雅麗氏紀念產科醫院」座落於般咸道,並在婦產科西比醫生(Dr. Alice Sibree)的帶領下,產科醫院成為訓練助產士的搖籃。同年,何啟爵士之胞姊何妙齡女士眼見雅麗氏利濟醫院擁擠不堪,慷慨捐出全部建築費用,興建「何妙齡醫院」,並於1906年7月20日由港督彌敦爵士主持開幕。
【青姐話】財息兼收迎福虎 資金回流傳統股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時至1954年,源於紀念愛妻的雅麗氏利濟醫院、懷念母親的那打素醫院及舒緩病患擠擁的何妙齡醫院先後座落般咸道,毗鄰而立,因而醫院管理層與各位當年捐款人的家族代理人磋商達成協議,三間醫院合併為「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並於1997年遷院大埔,傳承「矜憫為懷」的信念,為有需要人士提供身、心、社、靈的整全關懷和醫護服務。
傳承矜憫為懷135載
見證135年的醫療服務發展及回應社會不同年代的需要,一直負責管理醫院的執行委員會於2008年易名為「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從單一管治醫院服務的機構蛻變為發展多元化醫護及社會服務的慈善機構,提供院牧服務、臨床牧關訓練、外展復康事工、全人健康教育、癌症病人及家庭的支援服務,以及長者護養服務,繼續承先啟後,薪火相傳。




作者_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簡介:
為實現「無牆醫院」精神,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主動走出醫院,進入社區為大家提供最專業、最準確的健康護理及復康資訊。
更多無牆醫院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撰文 :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
欄名 : 無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