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研究指過度降雨 將阻礙全球經濟發展
▲ PIK的科學家們研究發現,燃燒石油和煤炭導致的氣候變化增加了每日降雨量,這將會損害全球經濟。(資料圖片)
極端天氣近年出現愈趨頻密,暴風雨、水災、熱浪和旱災等,都對人類生活帶來眾多負面影響。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IK)氣候科學家Anders Levermann表示,最近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發表的研究發現,當潮濕天和極端降雨天的數量增加時,經濟增長都會出現下降。
PIK的科學家們研究了1979年至2019年間共1,500多個地區的數據,該分析表明,燃燒石油和煤炭導致的氣候變化增加了每日降雨量,這將會損害全球經濟。
該項研究負責人Leonie Wenz指出,世界各地的經濟因更多的潮濕日子和極端日降雨量而放緩,這項重要發現,將增加他們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真實成本有更多了解。
過量降雨 不利富裕工業化國家經濟
Leonie指出:「雖然更多的年降雨量通常對經濟是有利的,特別是依賴農業的經濟地區,但問題在於,這些雨水是如何在一年的各個日子裡分配。」她補充:「太密集的每日降雨量其實是不好的,特別是對於像美國、日本或德國這樣的富裕工業化國家。」PIK亦強調,過度降雨對服務業和制造業的影響特別大。
【企業管治】ESG成大趨勢 調查:逾5成公司披露應對氣候議題措施
另根據英國國家氣象局的說法,隨著「全球氣溫上升,預計極端降雨日的數量將增加。」例如在去年夏天,大雨導致一些歐洲國家發生嚴重的洪水,造成死亡以及建築物和基礎設施的重大損失。 為應對災難性的洪水和暴雨,德國政府表示會提供多達300億歐元(約2,600億港元)的資金來幫助該國受洪水影響的部分地區。
雨天數量微小變化 足以影響經濟增長率
氣候科學家Anders Levermann亦補充,即使是雨天數量的微小變化,已足以影響經濟的增長率,而且未來幾年內各國政府需要進行系統性的轉變。「我們必需加快從化石能源系統,過渡到一個可再生能源系統,並使大眾能夠真正適應它。」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責任編輯:陳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