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業指南】華盛頓大學發表IT業「包容性語言指南」 「Man」等詞語遭列歧視字眼
▲ 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近日發佈了一份「包容性語言指南」,指南中眾多詞彙被列為「問題詞彙」。(法新社圖片)
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近日發佈了一份「包容性語言指南」(Inclusive Language Guide),指南中「祖父」(grandfather)、「人(man)」等眾多詞彙被列為「問題詞彙」(Problem Words),因有「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和「恐同」等含意。
這份指南列出IT行業中常見的詞彙,方便從業員在審核網站、維基百科、網上文件和軟件應用程序等工作時參考。該校官網寫道,「這份指南彰顯我們的承諾,確保組織和網站尊重每一個人。」
分四大類「問題詞彙」
這份指南一共將「問題詞彙」分為四大類:「種族、民族、國籍、宗教和原住民歧視」;「殘疾歧視」;「年齡歧視」;「性別和性取向歧視」。
在第一類「種族、民族、國籍、宗教和原住民歧視」中,「停電日」(blackout days/dates)、「黑名單(black list )」、「白名單(white list) 」、「黑盒(blackbox)」等許多帶有黑白字眼的詞彙,都列為「問題詞彙」,因為這些形容詞都是種族主義下的產物,「黑色」常常代表不受歡迎、錯誤的東西;「白色」則代表正確的美好的東西。
「祖父」(grandfather)也遭列為「問題詞彙」,因為與「祖父條款」(Grandfather Clause)相關。「祖父條款」是美國南部19世紀90年代的一項條款,旨在反抗美國第15修正案,阻止黑人獲得投票權。
「少數民族(minority)」也列為涉嫌種族歧視,因帶有特定群體「低人一等」(less than)的暗示。
【新年好去處】設虎年開運電車 香港電車夥本地文化平台推新年產品(多圖)
大量常用詞涉嫌性別、性取向歧視
「沒辦法(No can do)」也被列入「問題詞彙」,因為這個俚語實際上是對中國洋涇浜英語的模仿。這個短語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帶有明顯的種族歧視意味。
在第三類「年齡歧視」中,該指南單列了一個詞「灰鬍子」(Gray Beard),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年紀較大、經驗豐富的人」。但指南認為使用這個詞語,可視為貶低某人的年齡。
第四類「性別和性取向歧視」中,他/她(he/she)、他的/她的(his/her)這類二元性別代名詞皆成為「問題詞彙」,建議統一用「他們」(them)代替。
「人」(man)、「新生」(freshman)一詞也有問題,因為「man」和「men」存在性別歧視,應該用「人員」(staffing)及「一年級學生」(first-year student)代替。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供應鍵】供應鍵問題難解 日本雅瑪多快遞直接推出自家貨運航班
【搶聘護士】Omicron疫情蔓延 富有國家積極從窮國挖角護士
責任編輯:李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