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85%受訪企業料今年GDP將現正增長 相信經濟最壞時刻已過
▲ 據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會員對2022年經濟增長持審慎樂觀態度。(資料圖片)
據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會員對2022年經濟增長持審慎樂觀態度,85%受訪者認為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出現正增長,去年調查中有53%受訪者預期GDP負增長,反映今年的受訪者認為香港經濟最壞時候已過,對前景看法恢復正面。
料2023年回復至疫前水平
對於香港GDP的復甦步伐,大約43%受訪者預期,要到2023年才回復至疫前水平;23%受訪者認為可於2022年前實現。
ACCA香港分會會長陳婉真表示,香港在防疫抗疫取得大致成功,令經營環境趨向穩定,因此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整體經濟已走出谷底。
然而,她認為,鑑於環球形勢仍存在很多不明朗因素,例如Omicron變種病毒影響、各地通關時間及中美經貿糾紛等,受訪者對今年前景態度仍較審慎,傾向預期2023年才實現真正復甦,經濟回復正軌。
「重開口岸」成最重要因素
至於對本港經濟最重要的正面因素,受訪者首選3項為「重開口岸」、「中國經濟反彈」及「國家十四五規劃與大灣區發展」,分別有72%、45%及42%;而受訪者認為,本港經濟需留意的3項負面因素為「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經貿糾紛」及「外圍經濟增長放緩」,首兩位各佔75%,第3則有53%。
保持競爭力難 21%企業提早增加人手
另外,為了保持競爭力,即使未真正復甦,企業傾向提早增加資本投資在招募上。今年有21%受訪企業表示,將增加資源創造職位及增加人手,比2021年只有10%,增長1倍多。
而首3位最有發展潛力的行業,則為「醫療保健」、「電子商貿」及和「科技及自動化機械人」。陳婉真認為,增聘人手成為眾多企業需面對的自身挑戰,為加快數碼轉型,不少正尋求有科技才能的人才,惟「僧多粥少,招聘有困難」。
對中國能應對中美經貿糾紛 信心增強
調查亦涵蓋了有關「中美經貿糾紛」的部分,被問及其負面影響,53%受訪者認為會使「環球經濟增長放緩」;反而認為令「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為次,只有32%。與去年同比逆轉,反映受訪者對中國能應對中美經貿糾紛的信心增強;相反,受訪者更擔心中美經貿糾紛對環球經濟的負面影響。
【電動車】Tesla擬印度推廣電動車 馬斯克:須克服當地政府很多障礙
【智能科技】惜食堂推出智能食物捐贈項目 冀拯救逾40萬公斤食物
記者:李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