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管理】心理學融入企業管理技巧 「影子計劃」解青黃不接痛點
新冠疫情新常態下,團隊管理及營運方式也需轉型,溝通難度隨之增加。本地心理學培訓機構、社企樹洞香港(TreeholeHK)創辦人陳健欣(Peter)表示,近年愈來愈多大型企業及NGO重新審視管理文化,對轉型管理策略中,融入心理學技巧有需求,應對人才流失危機。
如何適應新環境,絕對是企業或組織面臨的一大課題。例如應對疫下新常態、正在崛起Web 3.0時代、元宇宙(Metaverse)等,被指是未來企業的發展大方向。
鼓勵人才發展 兼可推動業績
追不上商業模式變化、技術轉變,而被時代蠶食的企業屢見不鮮。他指出,企業更需要注重內部創新,針對於網絡時代成長的新世代打工仔,提供適當的發揮空間,鼓勵人才發展之餘,亦有助帶動業績。
他解釋,許多新世代的打工仔不僅是「返九小時工,搵餐晏仔」而已,他們也很重視團隊溝通、與企業的連繫感、能否發揮所長貢獻社會等多項元素。所以,塑造滿足這些需求的工作環境,也是企業留住人才的關鍵。
舉例指,近年陸續有企業成立業務創新部門,或允許提出並推動革新,為企業帶來新業務發展方向。如早前渣打銀行策動旗下的附屬公司「Mox虛擬銀行」,並聯同電訊盈科、香港電訊,以及綫上旅遊服務供應商Trip.com一起建立;HSBC滙豐銀行旗下的電子錢包PayMe,正正是一個回應新世代習慣的創新應用。
樹洞香港的團隊成員正是新世代打工仔,誕生於網絡世界。因此,在應對疫下新常態環境時,亦順利轉危為機。早年成立時,已聚焦推動社區項目、推出Podcast節目等,向大眾推廣心理學的不同面貌與思考文化。
【年薪出爐】Tim Cook首次獲得股權獎勵 2021年總薪酬增6.55億元
【元宇宙返工】南韓手遊公司公布旗下元宇宙都市 結合區塊鏈生態系統(有片)
辦新培訓 去年營業額升6倍
近年面對社會環境和疫情期間的轉變,企業及NGO也開始轉型,需要盡快適應新市場的趨勢,以及更注重員工的心理健康。因此,團隊增加針對企業方面的專業培訓,並且採納數碼工具及轉向綫上宣傳。他透露,在把握機會開辦新培訓項目後,該企在2021年的營業額更較2020年疫情大流行之初,大增接近6倍。
他又指:
心理學的出路不只涉及病理心理學、臨床心理學、護理心理學等方面,運用心理學於職場溝通與市場推廣,也是一大創新方向,香港市場也較罕見。
所以他成立該社企的目的,也是想回應新世代打工仔希望有多元發展路向,以及發揮作長,貢獻社會的訴求。
至於將心理學融入管理技巧之中,與以往方法的不同之處,他解釋,其培訓是以心理學為切入點,以科學研究為基礎解釋,例如讓企業員工更深入了解行動背後,是甚麼因素幫助與同事、客戶建立關係,如何克服不同階級員工之間的溝通障礙等之後,再提供摸擬情景等助實踐及改善。
【疫市營商】活化「永華麵家」領集團拓亞洲菜領域 「軍師」黃傑龍:不想走回頭路
提高同理心+指示力
陳健欣強調,需要提供適當培訓予新晉管理級別人員,讓他們順利接手,尤其在疫情下,企業的溝通模式轉型為remote communication(遙距溝通),若不及時提出應對策略,部門與團隊之間的溝通隔閡(gap)將愈來愈大。
他舉例指,以往在辦公室內,同事之間有micro communication,例如會分享公司附近有甚麼餐廳推介等,無形之中建立關係,而「建立聯繫感,好視乎共通經歷」。他坦言,在時下以視像會議方式、通訊軟件溝通,「唔會特登開個會議傾邊間壽司店好食」。因此更需要不同類型,有別於以往一式一樣、罐頭式的Team building活動,該企會分析大環境及針對公司同事所需,設計遊戲化活動,提供心理學的職場和心態訓練等。
留意到不少中高層員工的壓力源於管理問題,例如以為自己的指示清楚,實際上卻非如此,所以他期望在活動中帶入「聆聽前綫員工」的管理文化。團隊早前針對國際連鎖企業提供Stress Management靜觀登山活動,運用心理學技巧,幫助員工提高同理心,以及加強能傳遞指示的能力。
舉例,他們會首先有保密協議,以不記名形式了解前綫員工所需,並向中高層反映,在活動中模擬情景且提供管理教學,冀讓中高層根據前綫的需要提供支援,從而帶動他們的工作動機,並鼓勵團隊之中的骨幹進行「職場文化改善工程」。
另針對陸續有不少企業集團反映,出現青黃不接情況,團隊則推動「影子計劃」,提供Skill set、管理培訓等,幫助解決有關痛點。
記者:張寶燕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