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第4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公布 企業對營商前景信心轉弱
▲ 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顯示,香港的現狀指數在各城市創下最高環比增幅,從第三季度47.6,升至第四季度50.1,增長2.5個百分點。(陳國峰攝)
渣打銀行、香港貿發局聯合發布全新粵港澳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l),反映大灣區企業對營商前景的信心有所轉弱。數據顯示,GBAI的商業活動「現狀」指數,從第三季度的52.7(中性值為50),跌至第四季度50.3,下降2.4個百分點,且連續第二個季度現跌幅。
【反壟斷案】集體訴訟稱Google、Apple私下協議 有違美國反壟斷法?
不過,香港反有好表現,現狀指數在各城市創下最高環比增幅,從第三季度47.6,升至第四季度50.1,增長2.5個百分點,為2020年第二季度推出GBAI調查後,首次攀升至50以上。香港貿發局研究副總監黃醒彪指出,這表明香港繼疫情後,終於回歸經濟擴張。
對於大灣區整體的GBAl「現狀」指數趨於中佳,黃指出,這反映電力短缺和成本壓力的影響。非製造企業的情緒也因監管收緊,以及多地爆發零星疫情而受到影響。若非「新訂單」增長良好,以及企業仍能提高最終價格,現狀指數或已跌至中性關口50以下。進一步的行業數據細分則表明,製造商和零售商均表現欠佳。
不過,他亦指出,經歷不同程度疲軟之後,各行業逐步恢復。第三季度環比普遍下降之後,5個「現狀」行業子指數中,有3個在第四季度反彈。「專業服務」增幅最大,增長 5.6個百分點。
創新和技術行業領先
「創新和技術」以及「金融服務」則進一步領跑,前者對監管阻力展現出韌性,後者可能受益於近期政策支持力度加強,抵消了不斷升溫的信貸擔憂,特別是關於一些房地產企業的擔憂。另一方面,「製造和貿易」以及「零售和批發」分別下降3.1個百分點和 0.8 個百分點。
不過,他亦指出,多個城市「期望」子指數仍位於良好的擴張區内,並且,中央政府近期向穩增長政策的微調,有助恢復2022年第一季度營商信心。
香港表現良好
按城市分析,只有香港、佛山環比改善,其他城市的「現狀」指標則低於50(見表3)。黃認為,這表明香港繼新冠疫情後,終於回歸經濟擴張。香港的「清零」疫情政策有效拉動內部消費復甦,而且繼續受益於內地依然強勁的對外貿易。同時由於香港產業的服務性質,受到生產成本上漲和限電的影響較少。這些因素使得香港維持溫和的復甦勢頭,他預計,驅動因素會在明年繼續。
展望香港於2022年的表現,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認為,上年的挑戰仍將繼續,營商指數或可於短期內升至52至53高位,一般則維持在50左右。「香港的復甦進度其實較其他地方慢,惟亦代表效果更持久,加上內部經濟見好,營商指數或持續上升。」不過,他亦指出,今年受新型變種病毒影響,仍需觀望後續發展。
【美國疫情】Omicron變種蔓延 沃爾瑪60間分店休業清潔 蘋果部分門市有限度營業
【美國疫情】恐再被Omicron打殘? 美國連鎖健身室:入會人數未受影響
記者:李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