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監管】內地險企資本新規出爐 分析:平保與新華保險最受影響
▲ 中銀保監去年底發佈俗稱「償二代二期」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
中銀保監去年底發佈俗稱「償二代二期」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分析指有關規則對內險股影響深遠,但需時見效。美銀美林預期,平保 (02318) 將最受新規影響,其次是新華保險 (01336) 、中國太保 (02601) 及友邦 (01299) 中國。
【石Sir一周前瞻及異動股】中國中藥、同仁堂國藥、大眾金融、中糧包裝、及遠東發展
上調非保險類子公司風險因子
所謂「償二代二期」,是指中國第二代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制度的二期修訂制度。原保監會早於2017年9月已發佈《償二代二期工程建設方案》。時隔4年多,該新規終於正式發佈,險企自今季開始須根據新規預備償付能力報告,新規目的是鼓勵險企減低資產負債表風險。
新規中有幾項要求料為險企增添壓力。首先,長達10年以上的保單才可計入險企的核心資本,而且保單對資本充足率和償付能力比率之貢獻,不可超出35%。其次,非保險類子公司計算長期股權投資最低資本要求時,所採用的風險因子由原來的10%上調至100%。其他較受關注的新規,還包括險企須為長期股票投資進行減值撥備,物業投資不可隨市值入帳等。
美銀美林料新規將鼓勵長期保障型產品推出,因這類產品的資金可計入核心資本。不過,在疲弱的宏觀環境與產品需求下,有關影響料需要兩至三年顯現。至於上調非保險類子公司風險因子的做法,料將引來包括平保在內的險企之憂慮。美銀美林推測,險企未來投資非保險類業務時將更為審慎,並會下調房地產相關投資比重。雖然新規或會促使險企作出更平衡的投資組合,但卻有機會導致險企投資回報減少。
非壽險險企料較受影響
美銀美林直言,難以量化有關修訂對內險股的資本充足率和償付能力比率之影響,僅預計大部份險企的核心償付能力比率將因而顯著下跌。此外,該行料新規將導致險企的投資與業務出現變化,惟有關轉變需時顯現,因新規設過渡期,要求險企最遲2025年才全面執行到位。
惠譽相信,新規可令險企更準備計算資產與負債風險,有助改善險企資本質素。整體而言,新規對壽險險企的影響將小於非壽險險企,因一部分收緊資本要求之影響,可獲新的利率風險計算方法所抵銷。非壽險險企由於未能受惠上述利率風險的抵銷,償付能力比率的跌幅將高於壽險險企。
相關文章﹕
【內地監管】銀保監:部分內險管理層對風險管理不夠重視 流於「重制度、輕落實」
【影子銀行】四部門﹕內銀內險不得通過櫃台 與個人客戶直接交易衍生品
貼身追蹤股價變化、重要消息、賺蝕成績,更易作出投資判斷 | 立即免費下載使用 【按此】
記者﹕余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