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App 獨家
前往
掃描開啟:

【建築設計ESG】建築界研零碳辦公樓 藉軟件預測成效

14:00 2022/01/01

分享:

分享:

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環保設計總監梁文傑分享,團隊持續留意有何新科技工具、嶄新建築科技助力減碳,令設計可以更緊貼市場需求。

建築業界近年陸續從設計先導計劃入手,推動ESG策略成效。有見發展商及企業客戶等陸續考慮採納新方案助碳排放「邁向淨零」,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環保設計總監梁文傑分享,近日亦有針對市場趨勢部署,研究以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建築技術等,推動靈活辦公大樓的零碳設計。

梁文傑指出:

可能在5年前,環保建築設計在香港市場還是比較新的概念,但現時大多企業客戶均趨向追求碳中和設計,並有基本概念和需求。

高層建築「垂直微氣候」 成挑戰

近年陸續有不少傳統辦公室轉型靈活辦公室,以及有高層建築針對碳中和及ESG政策改革,惟他直言,企業在設計方面遇上多項重大挑戰。如硬件限制、未有應對高層建築的「垂直微氣候」變化、未能滿足不同員工的辦公需要,提供更多元共融的解決方案。

垂直微氣候是指各樓層的氣候細微結構,受陽光、溫度、氣流及濕度等影響而有所不同。他解釋,如建築物周圍地面、外牆及窗台等建築設計,與環境互動也會產生小區域的環境氣候變化,故與辦公空間的舒適度息息相關,在建築規劃設計時尤需注意。

【ESG】AECOM:香港ESG發展非落後 發展需取得平衡

【ESG策略】南豐發展傳承上代格言 藉科技推進ESG項目理念

設計須顧及 使用者身心健康

該建築師事務所早於2008年針對可持續發展,設立專責團隊,植入環保建築設計基因。梁文傑見證着市場轉變,

近年更需要追求另一層次,除需定碳中和目標外,還要關注設計是否能夠顧及使用者身心健康。

因此,一直積極夥拍業界以Open lab(開放實驗室)形式推動創新解決方案。

梁文傑舉例指,早前首度試驗以零碳為目標,設計高層辦公大樓時,研究出「The Treehouse」未來建築方案。他分享,事務所在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辦的「邁向淨零」構思比賽中,獲得太古地產提供一些辦公室能源使用數據,套用於前期預備工作。利用軟件分析,包括引入懸垂式太陽能反光板、設立太陽能發電系統等建築效能、舒適度,以科學作基礎進行「盒子研究」。

雖然9成估中哪些方案較有效,但是設計有着千萬個可能性,要最迅速找出「最好又舒適」的方案,還需要新軟件工具幫助分析。

例如採模擬現場布局的工具,模擬微氣候環境、各布局及設計選項,快至一夜之間或更短時間已可取得減碳成效數據。

    點擊圖片放大
    +4
    +3

完成項目後 再調整較佳方案

他又留意到,較多建築師在完成項目後僅檢查瑕疵,但缺乏再評估方案中可改進的部分,如改善設計誤差。所以團隊亦建議企業客戶以「showcase」形式實驗,在測試期內取得數據,並根據結果調整至較佳方案,視之為open lab。舉例指,早前於零碳天地引入的「三聯供系統」就優化了供應鏈。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受訪者提供圖片)

另外,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亦指出,疫情下發展商、物管公司或相關持份者,特別關注建築物環境、室內外活動空間、使用者健康和四周衞生,引領業界加快推動發展綠色建築。他強調,綠色不只是成本,更是投資,投資者或發展商在開發前期建築成本上可能較傳統方式多,但透過提升能源效益,減少用水、碳排放等,長遠會減低營運和管理成本。綠色金融和綠色按揭都是新趨勢,這些在投資角度上都吸引各界推動綠色建築。

記者:張寶燕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