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個案】44歲女醫生手持近3千萬資產 該如何考慮退休安排?

理財智慧 08:30 2021/12/28

分享:

分享: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相片非當時人)

年紀愈來愈大,距離退休的日子就不斷倒數,不少人都會為退休作安排。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Jenny,是是一位有20年年資的普通科醫生,現時的規劃是希望提早退休。

雖然想早些退休,但她又剛剛辭去醫生的工作,不過她亦提到再過兩個月便會再重新投入工作。Jenny這種工作幾年,便休息幾個月的生活模式已不是第一次了,而以往暫停工作的時間會到世界各地旅遊,她提到已經在近40個國家留下足迹,而未來真正退休時反而未必會如此積極去旅行,所以她估計將來退休時的支出每月都只會是2萬多元。

【青姐話】為何周一總是跌 好淡板塊全龜裂

資產管理方面,她提到最大的問題,是所持有的科技股表現不濟,再加上持有上市債券正面對財困,她用「傷亡慘重」來形容目前的投資組合。Jenny的資產組合中,債券的比例佔15.7%,包括兩隻債券,比重又不算很高。另一方面,她認為投資失利的科技股大藍籌,而且在低價開始收集至今,雖然現時價錢相對高峰下跌了三成多,但她仍然是有盈利。而問題反而是,她沒有一套合適的財富管理策略。

【投資部署】蘇民峰2022虎年預測  率先披露投資部署:1月入市港股 最睇好邊類股票?,詳見【下一頁

由於Jenny平時工作很忙碌,故委託投資顧問為她管理組合,全權委託對方管理戶口,並沒有真正了解表現,根本不知道最終賺蝕是多少。對方採取了頻繁買賣策略,曾經為她購入不少進取項目如累計期權(Accumulators),而她「中伏」的債券雖然是經對方買入,買入了40萬美元(約310萬元),今天的狀況便不知如何是好。

面對價值大跌的債券,基本上已沒甚麼可做,只能夠期望情況會改善。但正如我之前所說,這部分其實佔她的可投資資產比例不算高,她反而應該多留意目前比例較高的資產,是否恰當地管理。她投資股票及基金共770萬元,之前價值更高,我認為她只持有股票而期間沒有檢討及適當地獲利,結果是錯過了獲利離場的機會。

    點擊圖片放大
    +7
    +6

【職場熱話】入職半年發現公司灰色地帶 上司欲加40%人工作挽留 打工仔自身安全決心辭職,詳見【下一頁

事實上很多投資股票人士都有類似的一廂情願想法,以為持有優質股票便可以長期持有,不用管理。過去歷史已告訴我們,股市經歷了波動之後,相關股票指數長期有機會反覆向上,可惜個別股票的表現可以很參差,可能10年表現優異,然後10年表現惡劣,最後過了一段長時間,結果是原地踏步或是更差。我建議她要在今日的環球經濟及政治形勢下調整策略,需要適當獲利。假如她不是這類有心機、有知識及有時間來管理的話,便要考慮不能夠過度集中資產在個別股票上了,基金或儲蓄型保單可能更適合她。

她說到被動資產時,提到購買東南亞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物業作收租用途,她說有朋友介紹在當地買樓收租的收益率達9厘,她認為回報很吸引。不過我向他提到另一個正面對政治動盪的東南亞發展中國家,太好的回報有時都要想清楚為何偏偏選中你?當然有危也有機,所以不想放過機會,又要控制風險,最好便是限制投資金額。對於不熟悉的投資機遇,我認為應佔總投資資產10%為限,相信會較為安心。

【MPF】強積金2021年投資虧損約248.5億元 打工仔人均料蝕5,400元,詳見【下一頁

她又參加過一些理財課程,說如果要達到提早退休及財務自由的境界,便需要有4,000萬元至1億元才能做到。我解釋財務自由是一種心態,因人而異,如果她目標是需要每月兩萬多元生活費,以一年30萬來計算,假如他有1,000萬元投資資產,能夠製造一年3%回報,已經可以達到目標,更何況她還有更充裕資金及將來亦會再重新工作。

所以我認為她根本不用擔心退休,隨時都可以開始她期望的退休生活。另一方面,我亦提出她選擇退休是一個很可惜的決定,因為她的專業不單能夠製造可觀收入,更可以幫助很多人,所以應該考慮維持目前的生活模式,開開心心再過十年八載或更長時間才決定退休。

【溫股知新】恒指未見底 收息股有計

以上內容輯錄自《你財策劃師》專欄

撰文: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你財策劃師

 

讀者如有任何理財疑難,可【按此】填妥表格,相約面談。為保障讀者私隱,個案會以化名刊登,一切資料絕對保密。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 精明理財 盡在iMoney網站【 imoneymag.com 】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https://bit.ly/2zJY7DJ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責任編輯:陳詠妍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