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處理】金融企業易陷「數據孤島」 或拖慢轉型
傳統金融機構近年積極應用科技,陸續推出多元化的數碼產品和業務。懂得適當挖掘與分析大數據,對於金融企業來說,或能有效地提升競爭力,作出更具針對性的決策。然而,有專家指目前仍有不少企業在處理大數據時遇到困難,例如將大量數據的控制權,分散在不同機構、部門,出現「數據孤島」(Data Silos)的情況。不但未能解決業務問題,甚至影響工作效率,造成反效果。
【2022年趨勢】數碼轉型成大勢 Equinix公布2022年四大數碼基礎設施發展趨勢
【STEM人才】港交所趕上數碼轉型 聘STEM人才協助各部門
iPaaS平台Boomi亞太區副總裁Ajit Melarkode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數據是企業最重要且具價值的資產,可透過挖掘與分析數據,提高企業競爭力,預測市場趨勢,作出更具針對性的決策。
平衡分析私隱 專業人才續缺
隨着新冠疫情爆發,金融業數碼轉型的速度也大幅提升,流動支付、數碼銀行、網絡借貸及財富管理等創新金融服務湧現。不少金融服務機構都正採用雲端服務,以維持銀行服務的穩定運作。也有金融機構透過數據分析,在流動應用程式內為客戶提供個人化產品和服務,為其客戶創造更高的價值。
不過,Melarkode認為,對於傳統金融企業來說,現時要善用數據,仍面臨3大困難。
(1)難處理新舊數據:當新數據數量不斷增加,再加上舊有的數據,資訊管理的問題變得困難,更會引起信息爆炸。不同部門對數據的定義和使用存在較大差異,致使各部門之間的數據不能互通,難以融合,容易造成數據孤島的情況。
技術諮詢Devoteam報告Connectivity benchmark指出,超過85%的受訪企業認為,數據孤島的問題拖慢了數碼轉型的速度,也無法滿足業務對數據處理的需求。
(2)平衡數據分析與私隱:客戶身份信息和資產信息等數據涉私隱問題,銀行對這類私隱數據始終採取審慎嚴謹嚴守合規態度,按照最小化採集、非必要性不採集原則,導致要如何將資料蒐集和存放在一起,然後又如何取出使用,也變成一門學問。
(3)專業人才短缺:Melarkode直言,不少企業的資源仍有限,但開發需求卻在不斷增長。而缺乏能掌握數據科學技能的人才,將會令企業難以精準分析及應用。他坦言,出現數據孤島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企業長期存在不去解決,「就算有大量數據都用不到,就等於投資完沒有回報,反而會阻礙企業發展」。
平台技術 實現3年ROI達410%
Melarkode補充,以上提到的3大困難,是迫於眉睫、急需解決的問題,企業需要有一種更有效的方法,來管理跨平台數據問題。
他補充,Boomi早前因應市場痛點,推出了The Boomi AtomSphere Platform,利用自動化技術整合、並打通各部門數據資料,讓企業能加快處理及打好數據融合基礎:透過平台技術協助,以解IT人手不足。Forrester統計指出,採用該平台能在3年內實現410%的投資回報率(ROI)。
【2022科技預測】德勤:醫療穿戴設備、NFT收藏品增長 明年體育NFT交易額逾150億元
記者:曾曉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