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商機】環保產品小店銷售升 瞄準機會斥約30萬增裸買店

商業 15:30 2021/12/18

分享:

分享:

主售天然環保產品的Pimary創辦人何凱傑,看好行業前景斥約30萬元,增設新店。

愈來愈多人重視可持續發展,主售天然環保產品的Pimary,其銷售額按年上升。其創辦人何凱傑表示,看好這行業的前景,加上有業主邀請,便在本月增開一家新店。

何指出,從接獲業主通知、決定承租至籌備開店,花了約1個月。為了盡量節省成本,以及貼合環保的理念,店內裝修大部分是自己DIY完成。「之前颱風山竹經過香港時,地上有不少樹枝。」他當時撿起了不少,便以此作為製作桌椅的材料,裝修費只花了約20萬至30萬元。

【環保商機】疫下個人護理產品需求升 環保產品小店銷售額按年增5成

新店主要銷售本地品牌的食物,何凱傑表示,合共有約30至40家品牌進駐,來自的國家或地區包括香港、歐洲和台灣等。例如,設有本地製作的朱古力店、標榜本地種植的米店、憑香港米釀酒的清酒店,還有雞尾酒店、奶茶咖啡店等。

【勞動力不足】美國托兒服務短缺 在職父母難重投職場

店內以裸買形式運作,即是顧客可以自攜容器盛載。惟他坦言,銷售本地品牌的貨品時,面對最大的難題為售價太高。他解釋,由於本地製作的成本較高,製成品的價格也高。

不過,海外貨品同樣會面對挑戰。他舉例,採購外國貨時,不時要解決物流問題;並稱,船運和航運的成本相差較大。

【香港出口】香港今年首10個月出口 按年升26.7%至約4萬億 電子行業走勢最強

記者:馬意文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