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AECOM:香港ESG發展非落後 發展需取得平衡
近年有不少企業將ESG(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引入企業管治政策,曾負責多個香港大型基建工程的基建設施服務企業AECOM,今年初亦有將ESG理念加入企業運作及基礎建設中,以回應香港現時對建設宜居城市的需求。
【ESG】AECOM促城市可持續發展 數碼化營運助實踐ESG政策
AECOM亞洲區執行總裁鍾小平(Ian)及香港區土地供應和市政執行董事鄧錫權均認為,新冠疫情雖然為全球帶來新挑戰,但同時也提供一個機會讓不同企業思考自身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包括透過數碼轉型實踐ESG理念。
該企期望由制定內部政策,至夥拍業界推動環球工程項目,達到四大目標:將永續發展及韌性理念與工作結合、創造社會價值、實現零碳排放和改善治理系統,同時也視之為對社會的承諾。
從建築物設計入手
Ian指出,在不同的城市建設項目中,AECOM也會嘗試以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與基建業主合作時,也會致力商討環境友善的建築方案,大至建築物的設計,小至如何運輸物料和使用什麼類型的燈泡更能減碳,也在他們的考量範圍之內。舉例指,沙田污水廠搬遷也是AECOM負責的工程之一,他表示:
將污水廠移至女婆山岩洞裏,不單可以將公共土地騰出以增加土地供應,亦可以減少污水廠對周邊環境和社區的不良影響。
他又表示,該企今年透過擴大數碼化營運方式等,以達到早前設立的減碳排放目標。例如減少商務出行,將國際會議轉到線上舉行,今年其碳排放量與2018年相比,減少50%;另與合作的供應商共同制定減碳目標。
香港ESG並不遜於其他亞洲地方
有言香港ESG發展的起步較其他亞洲地方慢,如新加坡早以綠色建策聞名於世,並且有不少經典的垂直綠化設計案例。惟Ian反而認為:
其實香港早年已有不同與ESG相關的政策,如透過環評(環境影響評估)預計和監察建築工程對環境帶來影響,所以絕不比其他亞洲地方落後。
他指,外界有此這想法可能是源於政策未被重塑歸納為ESG範疇中,「若能將業界付出的努力透明化,必定能改變大眾的固有印象。」另外,他表示香港人較高適應能力,相信不久將來,會更大規模地採納數碼化的ESG措施。
不可逆轉過程 面對三大挑戰
Ian和鄧錫權皆認為,業界引入ESG政策與數碼轉型是不可逆轉的過程,在推行方案時更需要就著三大挑戰:
- 成本隨疫情影響而不斷上升
- 須要確保用戶信息安全
- 保護IP地址,提出解決方案
舉例指,該企與發展商合作完成項目後,便會將資料銷毀,藉此減低資料外流到第三方。
近年有不少公司也陸續推動ESG政策,發表ESG報告。然而,鄧錫權留意到有部分公司著眼 於環境保護的數據是否達標,而忽略「Social Performance(社會表現)」部分作出改善。他寄語,企業宜先考慮清楚其發展目標和先後次序,不應只側重於發佈數據報告而忽略後續改善項目,否則推動ESG的發展方向只會流於表面。
辦黑客松比賽 冀吸納創新構思
此外,該企認為,聆聽各界聲音才能保持進步,因此近年亦布舉行FastTrack CityHack Hong Kong黑客松比賽,期望透過比賽與不同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激發出切實可行、利用創新科技和數位資產加速解決方案,以套用至未來香港基建發展方案中。他們舉例指:
AECOM負責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項目開始前,曾於網上發起討論,和網民一同探討如何將發展過程對環境的傷害減至最低。最後該企亦參考了網上建議,採取現時的運輸方法。
記者: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