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洛杉磯港仍未24小時運作 人手持續不足
美國供應鏈因新冠肺炎疫情和人手短缺陷入危機,洛杉磯港口早前宣布將24小時運作,穩定美國商品供應。但洛杉磯港口至今依然未能全天候運作,司機和倉庫工人不足問題仍然持續。雖然等候進入洛杉磯港口貨船數目有所減少,但貨櫃仍然滯留碼頭。
供應緊張致港口貨櫃積壓 美國賊仔趁機偷2類產品 【下一頁】
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塞羅卡(Gene Seroka)周二(16日)表示,雖然碼頭具備24小時運作的能力,但貨車司機和夜間倉庫工人短缺問題未解決,出口商需接受延遲情況。他指當局正在努力,讓供應鏈運作趕上進度,但至今後勤卸貨職員依然人手短缺。
截至周二,洛杉磯港仍有84艘貨船輪候進入卸貨區域,但已較數日前逾百艘稍有回落,積壓問題稍有改善。塞羅卡表示,自10月24日以來,港口積壓的進口貨櫃數下降25%,從9.5萬減至7.1萬個,同時存放9日或以上時間的貨櫃亦減少29%。他承認未來仍有大量工作,但各方已取得極大進展。
拜登撥1326億改善美國港口設施 紓緩供應鏈問題 【下一頁】
美國自疫情爆發以來,港口貨物便開始積壓,貨車司機提早退休、疫情限制措施減少碼頭和倉庫工人數目等均是積壓成因。眾多公司因倉庫爆滿,延遲到港口取貨的時間。
為加快貨櫃輪轉速度,洛杉磯港口本月曾宣布,將對在碼頭停留9日或更長時間的進口商品徵費,第1日收取100美元(約780港元),第2日收取200美元(約1,560港元),如此類推。但現時因商品滯留問題有所改善,措施或延遲至本月22日才開始實施。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李俊儀